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辽宁省把“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作为各级政府惠农的民心工程,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针对主要秋粮作物的重大病虫,在全省范围统一实施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项目,大力促进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有效控制了病虫危害,大幅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量,农田生态系统明显改善。
 
(一)增加投入,强化条件保障。辽宁省农委制定了《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技术措施与实施计划》,明确防控责任,落实防控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发展生物防治。省财政在去年投入4635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又投入9642万元,重点支持生物防治产品生产及大型高效植保机械采购、绿色防治产品补贴等。目前,全省建立赤眼蜂天敌繁育厂6家、白僵菌生物制剂生产厂1家,赤眼蜂可供4000万亩防控需要,白僵菌制剂产能超1000吨,完全满足本省防控需求。
 
(二)示范引导,带动全面推广。辽宁省建立了“政府支持、部门实施、县乡主导、统防统治”的农药零增长行动模式,以“全省推进玉米螟绿色防控”和“农企合作共建示范基地”为两大抓手,推进农药减量控害。组织8家农药企业、2家药械企业参与,共建3个省级示范基地,重点推进水稻重大病虫及玉米大小斑病的绿色防控。每个示范基地面积各为1万亩,辐射带动10万亩。据统计,全省3600万亩玉米实施玉米螟绿色防控,主产区实现了全覆盖。
 
(三)突出生防,集成应用技术。在强化病虫预测预报基础上,充分发挥病虫害统防统治的组织优势,以人工释放天敌昆虫赤眼蜂为核心,结合白僵菌生物制剂封垛、灯光诱杀、性诱剂诱杀等辅助措施,压低越冬化蛹基数、诱杀初夏羽化成虫、增加田间卵块天敌寄生率,有效降低危害程度。据统计,全省已累计实施白僵菌封垛40余万垛,控制面积1200万亩;累计投入赤眼蜂卡1.1亿块,防控覆盖面积3489万亩,综合防控效果达75%以上,实现全省一代玉米螟防控基本不使用化学农药目标,直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1000余吨。各地调查,农田中的瓢虫、草蛉等有益天敌数量明显增加,减药控害及生态修复效果显著。
 
(四)多措并举,提升推广效果。辽宁省通过加大技术培训、指导服务、督促检查等工作力度,推动农药零增长行动有力有序有效展开。一是在时效上下功夫,通过订单采购方式,提前安排赤眼蜂和白僵菌等生物防治产品生产,提前开展绿色防控产品的采购及冷藏运输,保障产品供给。二是在服务上下功夫,强化虫情预测预报,准确掌握病虫发生进度,及时发布病虫信息,适时组织防治;对统防统治技术人员、基础植保人员开展技术培训,重点培训赤眼蜂释放、白僵菌封垛、大型植保器械操作技术,保障防控效果。三是在监管上下功夫,针对绿色防控产品,制定了产品抽样、检验流程,细化产品质量考核指标,加强防控投入产品监管,保障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