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2015年,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组织北京、河北、山西、江苏、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新疆等20个省(区、市)的60个抗药性监测点,分别对稻飞虱、二化螟、小麦赤霉病、棉铃虫、棉蚜、小菜蛾等13种重大病虫的抗药性进行了监测。本年度系统测定田间常用农药品种33个,其中可以评估的病虫和涉及的农药品种抗药性情况如下:
1.1 褐飞虱监测结果及对策建议
目前监测地区褐飞虱所有种群都对第一代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都在1,000倍以上),对第二代新烟碱类药剂噻虫嗪也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都在 200倍以上),但对烯啶虫胺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1.6~8倍);对第三代新烟碱类药剂呋虫胺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1~48倍)。多地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噻虫嗪(常规剂量)对褐飞虱防效下降,药后10天防治效果只有40%~60%。
目前监测地区褐飞虱所有种群均对毒死蜱产生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0~64倍),与2014年相比褐飞虱对毒死蜱抗性上升趋势明显,已从低水平抗性上升到中等水平抗性。多地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常规剂量)对褐飞虱药后10天防治效果只有50%~60%。
目前监测地区褐飞虱所有种群均对噻嗪酮产生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都在200倍以上),与2014年相比褐飞虱对噻嗪酮抗性倍数大幅提升,其中浙江金华种群抗性倍数从2014年84倍上升到2015年1,324倍,增加了14倍。多地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噻嗪酮(常规剂量)对褐飞虱防效下降,药后10天防治效果只有40%~50%。
江苏、福建等地区褐飞虱种群对吡蚜酮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58~67倍),浙江、湖北、广东、广西等地区种群处于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60~302倍)。据浙江省植保植检局反映,与前几年相比,吡蚜酮(常规剂量)对褐飞虱防效下降,药后10天防治效果只有71%。
1.4.1 监测结果
(1)对双酰胺类药剂抗性
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省部分地区二化螟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处于低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7.1~70倍),其中浙江余姚、苍南、象山、江西南城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已产生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6~70倍);对氟苯虫酰胺为低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6.1~138倍),抗性上升趋势明显,其中浙江苍南种群已上升为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38倍)。浙江、江西省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等双酰胺类药剂对二化螟防效较差,21天后的保苗效果仅为20%~60%。
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区二化螟种群对有机磷类药剂毒死蜱、三唑磷处于低至中等水平抗性(对毒死蜱抗性倍数5.8~14倍;对三唑磷抗性倍数7.7~80倍)。安徽、湖北省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三唑磷等有机磷类药剂对二化螟21天后的保苗效果为50%~80%。
目前监测地区二化螟种群均对沙蚕毒素类药剂杀虫单处于敏感状态,与2014年相比二化螟对杀虫单抗性水平有所下降,已从低水平抗性下降到敏感状态。
目前监测地区二化螟种群均对大环内酯类药剂阿维菌素处于低水平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5.5~13倍),与2014年相比二化螟对阿维菌素抗性水平上升趋势明显,特别是江西南城、湖南攸县种群对二化螟已处于中等水平(抗性倍数12~13倍)。
二化螟种群对杀虫剂抗性状况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其中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大部分地区种群对有机磷类药剂已普遍产生低至中等水平抗性,对双酰胺类、阿维菌素等药剂抗性上升趋势明显,应减少或限制双酰胺类药、阿维菌素等药剂使用次数,避免二化螟连续多个世代接触同一作用机理的药剂。
根据监测结果,建议在多菌灵产生抗性地区轮换使用氰烯菌酯、戊唑醇等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延缓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性的发展。
目前监测地区麦长管蚜种群对田间常用药剂吡虫啉、啶虫脒、氟啶虫胺腈、氧乐果、抗蚜威、高效氯氰菊酯均处于敏感状态。禾谷缢管蚜对药剂的敏感度在不同地点种群间的变异比麦长管蚜要大,监测到河北故城、江苏东台、河南驻马店种群对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产生低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9.7~27倍);监测到河北故城、河南驻马店种群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5.8倍、7.3倍);对抗蚜威、氧乐果、氟啶虫胺腈、啶虫脒等药剂敏感。建议在麦蚜产生抗性地区轮换使用新烟碱类药剂、抗蚜威等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延缓麦蚜抗性的发展。
3.1 棉铃虫监测结果及对策建议
3.1.1 监测结果
(1)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抗性
目前监测地区棉铃虫所有种群均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三氟氯氰菊酯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20~329倍),特别是华北棉区山东滨州、阳谷、夏津种群对三氟氯氰菊酯产生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02~329倍),并且首次监测发现新疆棉区沙湾种群对三氟氯氰菊酯产生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39倍)。与2014年监测结果相比,大部分地区棉铃虫种群对三氟氯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均有所增加。
华北棉区、新疆棉区棉铃虫种群对有机磷类药剂辛硫磷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2~65倍),长江流域棉区种群处于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5.4~7.6倍)。与2014年监测结果相比,华北棉区棉铃虫种群对辛硫磷的抗性倍数均有所增加。
华北棉区、新疆棉区棉铃虫种群对大环内酯类药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处于低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5.8~39倍);长江流域棉区种群处于敏感状态。与2014年监测结果相比,华北棉区棉铃虫种群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抗性水平上升趋势明显,其中山东滨州种群抗性倍数从2014年29倍上升到2015年205倍,增加了6倍。
在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产生高水平抗性地区,特别是华北棉区的山东省应禁止使用拟除虫菊酯类药剂防治棉铃虫,以延缓其抗药性继续上升;在华北棉区、新疆棉区要限制有机磷类、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使用次数,可交替轮换使用氟铃脲、茚虫威等其他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
3.2.1 监测结果
目前监测地区棉蚜所有种群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溴氰菊酯、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处于高水平抗性,有些地区抗性倍数达到了数万倍以上(对溴氰菊酯抗性倍数>5,000倍,对吡虫啉抗性倍数254~190,488倍);对有机磷类药剂氧乐果、氨基甲酸酯类药剂丁硫克百威处于中等水平抗性(对氧乐果抗性倍数65~93倍,对丁硫克百威抗性倍数57~88倍);对新型杀虫剂氟啶虫胺腈的敏感度在不同地点种群间差异较大,华北棉区种群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91~191倍),其中以山东滨州种群抗性倍数最高,达到191倍,长江流域棉区种群尚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
棉蚜对药剂的抗性发展速度较快,几乎对目前使用的所有药剂均产生了抗性,特别是对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新烟碱类药剂的抗性水平较高,且仍有增加的趋势。棉蚜已成为抗药性严重和难以治理的害虫之一,应积极采取暂停用药、交替用药、轮换用药等抗性治理措施,避免同一类药剂连续使用(尤其是拟除虫菊酯类、新烟碱类药剂),延缓其抗性持续发展。
目前监测地区绿盲蝽种群对氨基甲酸酯类药剂灭多威尚处于敏感状态,对有机磷类药剂马拉硫磷、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处于中等水平抗性(对马拉硫磷抗性倍数16~19倍,对吡虫啉抗性倍数13~16倍),应限制其使用次数,并注意与其他不同作用机理药剂交替轮换使用。
4.1 小菜蛾监测结果及对策建议
4.1.1 监测结果
(1)对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抗性
目前监测地区绝大部分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处于高水平抗性(对阿维菌素抗性倍数为206~2,400倍,对高效氯氰菊酯抗性倍数为111~1,843倍)。与 2014年监测结果相比,绝大部分地区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抗性倍数增加,其中海南三亚种群对阿维菌素抗性倍数连续几年都是最高的。
目前监测地区小菜蛾种群对双酰胺类药剂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进一步分化,湖南、广东、海南、云南等南方蔬菜产区种群相比北方蔬菜产区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水平更高,已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51~472倍),其中广东石井种群抗性倍数从2014年60倍上升到2015年361倍,增加了5倍。
目前监测地区小菜蛾种群对虫螨腈、茚虫威、氟啶脲抗性倍数与2014年相比均有所增加,且中等至高水平抗性种群主要集中在湖南、广东、海南、云南等南方蔬菜产区(对虫螨腈抗性倍数为27~555倍,对茚虫威抗性倍数为35~244倍,对氟啶脲抗性倍数为26~157倍),其中海南三亚种群对3种药剂抗性倍数都是最高的。
鉴于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了高水平抗性,应继续在蔬菜产区暂停使用这2种药剂防治小菜蛾;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茚虫威、氟啶脲南北方抗性水平差异较大,与2014年监测结果相比,抗性倍数均有所上升,建议继续限制其在产生抗性地区的使用次数,特别是在湖南、广东、云南、海南等抗性重发区域每季蔬菜使用次数不超过1次,可交替轮换使用乙基多杀菌素等不同作用机理药剂。
北京、山西、山东等北方蔬菜产区烟粉虱种群对噻虫嗪处于敏感状态,对吡丙醚、螺虫乙酯处于低至中等水平抗性(对吡丙醚抗性倍数 6.5~19倍,对螺虫乙酯抗性倍数5.4~16倍);湖北、湖南等南方蔬菜产区烟粉虱种群相比北方蔬菜产区抗性水平较高,对噻虫嗪处于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8倍),对吡丙醚、螺虫乙酯等药剂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对吡丙醚抗性倍数21~63倍,对螺虫乙酯抗性倍数60~193倍)。鉴于烟粉虱抗药性水平北轻南重的特点,南方蔬菜产区应减少单一药剂防治烟粉虱的使用次数,并注意与其他不同作用机理药剂轮换使用。
目前监测地区桃蚜种群对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氨基甲酸酯类药剂抗蚜威都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都在100倍以上;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联苯菊酯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5~250倍);对新型杀虫剂氟啶虫胺腈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69~176倍)。桃蚜已成为蔬菜上抗药性严重和难以治理的重要害虫之一,应积极采取暂停用药、交替用药、轮换用药等抗性治理措施,避免同一类药剂连续使用,延缓其抗性持续发展。
1 水稻害虫的抗性状况
1.1 褐飞虱监测结果及对策建议
1.1.1 监测结果
(1)对新烟碱类药剂抗性
目前监测地区褐飞虱所有种群都对第一代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都在1,000倍以上),对第二代新烟碱类药剂噻虫嗪也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都在 200倍以上),但对烯啶虫胺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1.6~8倍);对第三代新烟碱类药剂呋虫胺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1~48倍)。多地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噻虫嗪(常规剂量)对褐飞虱防效下降,药后10天防治效果只有40%~60%。
(2)对有机磷类药剂抗性
目前监测地区褐飞虱所有种群均对毒死蜱产生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0~64倍),与2014年相比褐飞虱对毒死蜱抗性上升趋势明显,已从低水平抗性上升到中等水平抗性。多地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常规剂量)对褐飞虱药后10天防治效果只有50%~60%。
(3)对昆虫生长调节剂类药剂抗性
目前监测地区褐飞虱所有种群均对噻嗪酮产生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都在200倍以上),与2014年相比褐飞虱对噻嗪酮抗性倍数大幅提升,其中浙江金华种群抗性倍数从2014年84倍上升到2015年1,324倍,增加了14倍。多地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噻嗪酮(常规剂量)对褐飞虱防效下降,药后10天防治效果只有40%~50%。
(4)对吡蚜酮抗性
江苏、福建等地区褐飞虱种群对吡蚜酮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58~67倍),浙江、湖北、广东、广西等地区种群处于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60~302倍)。据浙江省植保植检局反映,与前几年相比,吡蚜酮(常规剂量)对褐飞虱防效下降,药后10天防治效果只有71%。
1.1.2 对策建议
根据目前监测结果,褐飞虱对各类杀虫剂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因此在褐飞虱防治过程中,迁出区和迁入区之间,同一地区的上下代之间,应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无交互抗性的杀虫剂,避免连续、单一用药。鉴于目前褐飞虱对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已达高水平抗性,建议各稻区暂停使用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防治褐飞虱;严格限制吡蚜酮、毒死蜱防治褐飞虱的使用次数,每季水稻最好使用1次;交替轮换使用烯啶虫胺、呋虫胺、氟啶虫胺腈等新型药剂,以延缓褐飞虱抗药性的发展。
1.2 白背飞虱监测结果及对策建议
目前监测地区白背飞虱种群对昆虫生长调节剂类药剂噻嗪酮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34~192倍);对有机磷类药剂毒死蜱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8~50倍);对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噻虫嗪处于敏感状态。白背飞虱对各类药剂抗性水平,与2014年相比整体变化不大。
鉴于白背飞虱和褐飞虱通常混合发生,且褐飞虱目前已对噻嗪酮产生高水平抗性,建议各稻区暂停使用噻嗪酮防治白背飞虱,延缓其抗性继续发展。同时,加强对吡虫啉、噻虫嗪等新烟碱类药剂的抗性监测。
1.3 灰飞虱监测结果及对策建议
长江中下游地区(江苏、安徽、浙江等省)灰飞虱种群对新烟碱类药剂噻虫嗪、烯啶虫胺处于敏感状态;大部分种群对吡蚜酮处于敏感状态,但江苏高淳种群对吡蚜酮处于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6倍);对毒死蜱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2~67倍),今后应限制毒死蜱的使用次数,注意与其他不同作用机理药剂交替轮换使用,延缓抗性继续发展。
1.4 二化螟监测结果及对策建议
1.4.1 监测结果
(1)对双酰胺类药剂抗性
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省部分地区二化螟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处于低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7.1~70倍),其中浙江余姚、苍南、象山、江西南城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已产生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6~70倍);对氟苯虫酰胺为低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6.1~138倍),抗性上升趋势明显,其中浙江苍南种群已上升为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38倍)。浙江、江西省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等双酰胺类药剂对二化螟防效较差,21天后的保苗效果仅为20%~60%。
(2)对有机磷类药剂抗性
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区二化螟种群对有机磷类药剂毒死蜱、三唑磷处于低至中等水平抗性(对毒死蜱抗性倍数5.8~14倍;对三唑磷抗性倍数7.7~80倍)。安徽、湖北省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三唑磷等有机磷类药剂对二化螟21天后的保苗效果为50%~80%。
(3)对沙蚕毒素类药剂抗性
目前监测地区二化螟种群均对沙蚕毒素类药剂杀虫单处于敏感状态,与2014年相比二化螟对杀虫单抗性水平有所下降,已从低水平抗性下降到敏感状态。
(4)对大环内酯类药剂抗性
目前监测地区二化螟种群均对大环内酯类药剂阿维菌素处于低水平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5.5~13倍),与2014年相比二化螟对阿维菌素抗性水平上升趋势明显,特别是江西南城、湖南攸县种群对二化螟已处于中等水平(抗性倍数12~13倍)。
1.4.2 对策建议
二化螟种群对杀虫剂抗性状况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其中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大部分地区种群对有机磷类药剂已普遍产生低至中等水平抗性,对双酰胺类、阿维菌素等药剂抗性上升趋势明显,应减少或限制双酰胺类药、阿维菌素等药剂使用次数,避免二化螟连续多个世代接触同一作用机理的药剂。
2 小麦病虫的抗性状况
2.1 赤霉病监测结果及对策建议
2.1.1 对多菌灵抗性监测结果
从江苏、安徽、山东、湖北等省21个县市采集的小麦病穗上随机分离纯化共得到6,261个菌株。经抗药性检测,共有抗性菌株3,592个,其中江苏省抗性菌株3,499个,抗性频率为60.3%;安徽省抗性频率为11.6%;首次监测发现山东临沂出现抗性菌株,抗性频率高达34.0%。抗性监测结果表明,小麦赤霉病菌抗药性主要发生在江苏省及周边省份,与2014年相比,江苏省的抗性病菌已经形成优势群体,抗性菌株频率上升趋势明显,抗性病菌在全省病原群体中的比例达60%以上。
2.1.2 对策建议
根据监测结果,建议在多菌灵产生抗性地区轮换使用氰烯菌酯、戊唑醇等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延缓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性的发展。
2.2 麦蚜监测结果及对策建议
目前监测地区麦长管蚜种群对田间常用药剂吡虫啉、啶虫脒、氟啶虫胺腈、氧乐果、抗蚜威、高效氯氰菊酯均处于敏感状态。禾谷缢管蚜对药剂的敏感度在不同地点种群间的变异比麦长管蚜要大,监测到河北故城、江苏东台、河南驻马店种群对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产生低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9.7~27倍);监测到河北故城、河南驻马店种群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5.8倍、7.3倍);对抗蚜威、氧乐果、氟啶虫胺腈、啶虫脒等药剂敏感。建议在麦蚜产生抗性地区轮换使用新烟碱类药剂、抗蚜威等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延缓麦蚜抗性的发展。
3 棉花害虫的抗性状况
3.1 棉铃虫监测结果及对策建议
3.1.1 监测结果
(1)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抗性
目前监测地区棉铃虫所有种群均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三氟氯氰菊酯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20~329倍),特别是华北棉区山东滨州、阳谷、夏津种群对三氟氯氰菊酯产生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02~329倍),并且首次监测发现新疆棉区沙湾种群对三氟氯氰菊酯产生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39倍)。与2014年监测结果相比,大部分地区棉铃虫种群对三氟氯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均有所增加。
(2)对有机磷类药剂抗性
华北棉区、新疆棉区棉铃虫种群对有机磷类药剂辛硫磷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2~65倍),长江流域棉区种群处于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5.4~7.6倍)。与2014年监测结果相比,华北棉区棉铃虫种群对辛硫磷的抗性倍数均有所增加。
(3)对大环内酯类药剂抗性
华北棉区、新疆棉区棉铃虫种群对大环内酯类药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处于低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5.8~39倍);长江流域棉区种群处于敏感状态。与2014年监测结果相比,华北棉区棉铃虫种群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抗性水平上升趋势明显,其中山东滨州种群抗性倍数从2014年29倍上升到2015年205倍,增加了6倍。
3.1.2 对策建议
在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产生高水平抗性地区,特别是华北棉区的山东省应禁止使用拟除虫菊酯类药剂防治棉铃虫,以延缓其抗药性继续上升;在华北棉区、新疆棉区要限制有机磷类、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使用次数,可交替轮换使用氟铃脲、茚虫威等其他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
3.2 棉蚜监测结果及对策建议
3.2.1 监测结果
目前监测地区棉蚜所有种群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溴氰菊酯、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处于高水平抗性,有些地区抗性倍数达到了数万倍以上(对溴氰菊酯抗性倍数>5,000倍,对吡虫啉抗性倍数254~190,488倍);对有机磷类药剂氧乐果、氨基甲酸酯类药剂丁硫克百威处于中等水平抗性(对氧乐果抗性倍数65~93倍,对丁硫克百威抗性倍数57~88倍);对新型杀虫剂氟啶虫胺腈的敏感度在不同地点种群间差异较大,华北棉区种群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91~191倍),其中以山东滨州种群抗性倍数最高,达到191倍,长江流域棉区种群尚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
3.2.2 对策建议
棉蚜对药剂的抗性发展速度较快,几乎对目前使用的所有药剂均产生了抗性,特别是对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新烟碱类药剂的抗性水平较高,且仍有增加的趋势。棉蚜已成为抗药性严重和难以治理的害虫之一,应积极采取暂停用药、交替用药、轮换用药等抗性治理措施,避免同一类药剂连续使用(尤其是拟除虫菊酯类、新烟碱类药剂),延缓其抗性持续发展。
3.3 绿盲蝽监测结果及对策建议
目前监测地区绿盲蝽种群对氨基甲酸酯类药剂灭多威尚处于敏感状态,对有机磷类药剂马拉硫磷、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处于中等水平抗性(对马拉硫磷抗性倍数16~19倍,对吡虫啉抗性倍数13~16倍),应限制其使用次数,并注意与其他不同作用机理药剂交替轮换使用。
4 蔬菜害虫的抗性状况
4.1 小菜蛾监测结果及对策建议
4.1.1 监测结果
(1)对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抗性
目前监测地区绝大部分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处于高水平抗性(对阿维菌素抗性倍数为206~2,400倍,对高效氯氰菊酯抗性倍数为111~1,843倍)。与 2014年监测结果相比,绝大部分地区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抗性倍数增加,其中海南三亚种群对阿维菌素抗性倍数连续几年都是最高的。
(2)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
目前监测地区小菜蛾种群对双酰胺类药剂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进一步分化,湖南、广东、海南、云南等南方蔬菜产区种群相比北方蔬菜产区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水平更高,已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51~472倍),其中广东石井种群抗性倍数从2014年60倍上升到2015年361倍,增加了5倍。
(3)对虫螨腈、茚虫威、氟啶脲抗性
目前监测地区小菜蛾种群对虫螨腈、茚虫威、氟啶脲抗性倍数与2014年相比均有所增加,且中等至高水平抗性种群主要集中在湖南、广东、海南、云南等南方蔬菜产区(对虫螨腈抗性倍数为27~555倍,对茚虫威抗性倍数为35~244倍,对氟啶脲抗性倍数为26~157倍),其中海南三亚种群对3种药剂抗性倍数都是最高的。
4.1.2 对策建议
鉴于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了高水平抗性,应继续在蔬菜产区暂停使用这2种药剂防治小菜蛾;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茚虫威、氟啶脲南北方抗性水平差异较大,与2014年监测结果相比,抗性倍数均有所上升,建议继续限制其在产生抗性地区的使用次数,特别是在湖南、广东、云南、海南等抗性重发区域每季蔬菜使用次数不超过1次,可交替轮换使用乙基多杀菌素等不同作用机理药剂。
4.2 甜菜夜蛾监测结果及对策建议
上海奉贤、崇明甜菜夜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甲氧虫酰肼、茚虫威均处于中等水平抗性(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倍数为24~40倍;对甲氧虫酰肼抗性倍数为39~41倍;对茚虫威抗性倍数为11~20倍);湖北黄陂对氯虫苯甲酰胺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2倍),对甲氧虫酰肼、茚虫威尚处于敏感状态。在上海蔬菜产区,建议及时调整用药策略,严格控制药剂在甜菜夜蛾防治中的使用次数,并注意不同作用机理间药剂的轮换使用。
4.3 烟粉虱监测结果及对策建议
北京、山西、山东等北方蔬菜产区烟粉虱种群对噻虫嗪处于敏感状态,对吡丙醚、螺虫乙酯处于低至中等水平抗性(对吡丙醚抗性倍数 6.5~19倍,对螺虫乙酯抗性倍数5.4~16倍);湖北、湖南等南方蔬菜产区烟粉虱种群相比北方蔬菜产区抗性水平较高,对噻虫嗪处于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8倍),对吡丙醚、螺虫乙酯等药剂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对吡丙醚抗性倍数21~63倍,对螺虫乙酯抗性倍数60~193倍)。鉴于烟粉虱抗药性水平北轻南重的特点,南方蔬菜产区应减少单一药剂防治烟粉虱的使用次数,并注意与其他不同作用机理药剂轮换使用。
4.4 桃蚜监测结果及对策建议
目前监测地区桃蚜种群对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氨基甲酸酯类药剂抗蚜威都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都在100倍以上;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联苯菊酯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5~250倍);对新型杀虫剂氟啶虫胺腈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69~176倍)。桃蚜已成为蔬菜上抗药性严重和难以治理的重要害虫之一,应积极采取暂停用药、交替用药、轮换用药等抗性治理措施,避免同一类药剂连续使用,延缓其抗性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