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方向。面临着“去产能”和“零增长”的双重挑战,还需抓住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机遇,化肥行业企业有何应对之策?5月28日,中国缓控释肥十年发展峰会在京举行,与会各方共同探讨缓控释肥行业健康发展之道,并发布了我国首部缓控释肥产业白皮书。
  
“9%的耕地用了全世界35%的肥料,浪费非常大。”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周长益表示,我国已是全世界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但化肥利用率过低,不仅存在浪费现象,也对农业环境产生污染。去年我国提出了“到2020年化肥用量实现零增长”的目标,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进传统行业的改造升级,推广新型肥料将作为重点的支持领域。
  
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刘志仁表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化肥工业的大而不强。如何解决加快研发的速度,调整产品的结构,理性健康的发展,缩小与国外的差距,是当前紧迫又重大的任务。扶持新兴肥料发展,亟待国家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理事长周竹叶称,以绿色、安全、生态为导向及加速推动转型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是“十三五”确保我国肥料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缓控释肥的绿色、环保、高效等功能完全符合我国肥料行业结构调整方向。
  
缓控释肥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省时、省工的新型肥料,历经十年快速发展,现已成为我国肥料发展的主要方向。研究显示,缓控释肥与复合肥混合使用,可以大大地提高肥效,一般的肥料利用率为30%,如参混20%的缓控释肥,其利用率可提高到45%左右。而利用率提高到50%,成本仅需增两成左右。
  
“2020年要实现化肥零增长,每年增幅需减少0.2个点,按目前情况来看,实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完全有可能。”据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何才文介绍,自2013年“缓控释肥”写进中央一号文件以来,农业部把缓控释肥作为一项新肥料、新技术加以重点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化肥使用量增幅为0.4%,远低于此前每年1%以上的增幅。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认为,推进化肥行业转型发展,需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发挥先进企业示范作用,改变小农经济这种经营模式,真正依靠市场经济力量;政府引导精准施肥、合理施肥,有机、无机肥的复合使用,使我国农业更安全,农民更增收,资源更有效利用。
  
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贾敬敦则表示,企业是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在社会经济转型的当下,高端新型肥料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企业应有全球战略眼光,在产量、质量、环保和技术创新四要素中找到平衡点。
  
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表示,化肥行业要想走出发展困境、实现转型升级,唯有树立“联合协作、融合共享”的发展理念,优势互补、抱团联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未来10年,将是我国经济深度调整、行业快速整合的10年,将是化肥行业持续创新、新型肥料高速发展的10年,更是行业联合协作、融合发展的10年。”万连步称,金正大将充分利用技术创新成果,努力通过输出技术、品牌和服务,致力于与上下游及同行业广泛开展联合协作。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缓控释肥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省时、省工的新型肥料,历经十年快速发展,现已成为我国肥料发展的主要方向。未来,缓控释肥将是实现我国化肥零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同日发布的我国首部缓控释肥白皮书显示,过去十年间,我国缓控释肥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在25%左右,目前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缓控释肥生产基地,产销量超过2100万吨,累计推广面积约5.25亿亩,实现节支增收1100亿元,有力地支撑了“三农”事业发展。因缓控释肥的绿色、环保、高效等功能符合我国化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未来仍将快速发展,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在10-15%之间。
  
此次峰会由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缓控释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金正大集团、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新型肥料分会承办。工信部、科技部以及农业部等主管部门领导出席本次活动,同时有来自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化肥质检中心(北京)、山东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