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近期,华南农业大学科技人员成功筛选到2株对亚洲柑橘木虱具有高致病力的真菌菌株,为其微生物农药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据悉,亚洲柑橘木虱主要危害柑橘、柚、柠檬等芸香科植物的新芽嫩梢,成虫和若虫在果树嫩叶、嫩芽和新梢上取食,吸食嫩芽嫩梢汁液,导致其萎缩,新叶畸形易脱落,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同时,若虫的白色分泌物可以引发煤污病。然而,与其直接取食为害相比,柑橘木虱最大的危害是传播黄龙病病菌。柑橘木虱已广泛分布在广东、福建、广西、江西、贵州等柑橘产区,随着气候变暖,其分布范围有向北蔓延的趋势。目前,柑橘木虱的防控主要以化学方法为主,但长期大量地使用化学农药,不仅造成害虫抗药性增强、生态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而且果实农药残留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体健康。研发高效的非化学防治技术是柑橘木虱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木虱防控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华南农业大学科技人员测定了5株球孢白僵菌(菌株A~E)和5株玫烟色棒束孢菌(菌株A~E)的生长速率、产孢量以及对木虱若虫的侵染致死率等,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5株球孢白僵菌培养10天后产孢量存在较大差异,A菌株的产孢量最少(7.96×107 mL-1),E菌株的产孢量最多(3.78×108 mL-1),两者差异显著;在喷施球孢白僵菌孢子1×106 mL-1 17天后,对柑橘木虱低龄若虫的致死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以A菌株的致死率最高(78.0%),E菌株次之(77.0%)。5株玫烟色棒束孢菌株培养10天后,B菌株产孢量最多(6.04×108 mL-1),E菌株的最少(6.28×107 mL-1),两者差异显著;在喷施玫烟色棒束孢孢子1×106 mL-17天后,除D菌株外,其他制剂对亚洲柑橘木虱低龄若虫的致死率均显著大于对照,B菌株的致死率最高(81.0%)。综合考虑产孢量及致病力等指标,球孢白僵菌E菌株和玫烟色棒束孢B菌株是具有良好研发前景的柑橘木虱生物防治高致病力优良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