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由农资头条主办的2018中国(海口)全球特种肥料大会于5月17—18日,在海口盛大召开。大会由16位实战专家参与分享,为行业打造了一场特肥交流学习盛宴!
农资头条主编周邱林在其《2018特种肥行业发展报告》中指出,2018年农药化肥零增长依旧强势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土地休耕政策、环保高压等多维因素影响,传统农化企业已经进入到白热化存量竞争时代。透过2017年上市农化企业财报,资源优势性企业持续利好;复配式生产厂家正遭遇销售额与利润同步下滑。农化龙头企业竞争力凸显,其它厂家探索转型及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透过农业农村部公示的登记数据分析,各个企业加速特肥产品登记,尤其是近三年呈现翻倍增长,农化企业正在快速布局。
还有一个主导因素,就是农产品品质时代已来。农资头条创始人周邱林从2014年起开始深度研究农产品和互联网,农产品从当年下半年开始出现跌势,从玉米逐步扩散到各个作物,大家发现很多作物开始不赚钱。周邱林主编表示,农产品上行,大家关注的都是产量;农产品下行,大家必须关注品质。未来种植业,赚钱与赔钱将是市场主流形态。同时,以百果园等为代表的精品果园通过快速线下店面覆盖,品质生鲜水果消费已成为城市消费常态,消费倒逼种植者关注品质种植。
对于特肥营销趋势,周邱林主编表示,营销已经从作物本身到关注环境胁迫;从根茎叶花果到关注商品储运、货架期。很多营销工作逐步从地上转入地下(营销迁移),从单次用肥转变为全周期用肥。
周邱林主编同时对专业类特肥企业和经销商、农药类企业和经销商、传统化肥类企业和经销商做竞争优劣势分析。多个数据显示,很多特肥类经销商刚刚起步。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果蔬种植面积,未来市场前景自然值得期待,随着消费红利到来,品质农业倒逼农业种植,特肥需求一定会呈现爆发式增长。
由于生存利润导向和各种盲目引导,特肥行业中商品和产能已出现过剩趋势,“进口”现象蜂拥而上。海南绿生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牛楠辉预测,这种现象还会持续至少5年以上。那么,特肥究竟是卖给什么作物?不是经济作物!而是赚钱的经济作物。同时,他指出,在未来区域农资特肥营销的两大趋势一定是“立体渠道”和“深度作物”两个模式并存,实现围绕渠道做服务商或者围绕作物做环节承包商。未来厂商联合也一定不是简单的勾兑式合作,而是需要经过市场调研、试验示范、客户分析和模式选择,最终实现酝酿式合作。提到当下特肥营销的新趋势,牛楠辉分别从产品、模式、团队、厂商的层面来诠释出“过剩、并存、比拼、联销”这四个关键词。
云南四角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和林对特肥定位做了精彩解读,张和林指出,成功的产品定位包含三大特征:一、反映消费者利益诉求,其是产品定位的核心;二、遵循领先法则,客户的心是产品定位的依据,在消费者心中占据领先位置是产品定位的关键。三、差异化。他以四角田多个特肥产品为例对以上理论做出精彩解读,例如,某硅肥增产新方案,防空心缩叶是关键,通过大量的实验,找到了不同于常规硅肥的卖点,一举成名。
此次大会还进行了2018中国特肥品牌力量颁奖,来自全国的19家经销商、21家企业分别获得中国特肥发展贡献奖、中国特肥品牌大单品奖、中国特肥领航力量奖、中国特肥新锐经销商奖。名单如下:
编辑整理自《农资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