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鼠剂,是指用于预防、控制鼠类等有害啮齿类动物的农药。杀鼠剂的核心功效是控制鼠害。鼠害是一种世界性的生物灾害。近年来,随着经济作物,尤其是保护地蔬菜的迅猛发展,鼠害发生日趋严重,严重威胁着粮食生产安全。同时,鼠传疾病如鼠疫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灭鼠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作。笔者对杀鼠剂的品种及其作用机理及相关管理政策进行了整理,供大家参考。

一、杀鼠剂品种
 
目前在我国获得登记且在有效状态内的杀鼠剂品种为:溴敌隆、溴鼠灵、敌鼠钠盐、杀鼠灵、杀鼠醚、氟鼠灵、C型肉毒梭菌毒素、D型肉毒梭菌毒素、雷公藤甲素、莪术醇、α-氯代醇、胆钙化醇、硫酸钡、地芬诺酯、硫酰氟。
 
二、杀鼠剂的分类及品种介绍
 
1、急性杀鼠剂
 
急性杀鼠剂毒性强,一次投放毒饵少,害鼠中毒症状剧烈,几分钟即可死亡。代表药剂如:毒鼠强、毒鼠硅等,但国家已经明令禁止该类杀鼠剂的使用。
 
2、抗凝血类杀鼠剂
 
该类杀鼠剂主要通过破坏血液中的凝血酶原,导致内脏出血而死亡。抗凝血类杀鼠剂会导致鼠中毒死亡时间较长,但症状缓和。该类杀鼠剂对人畜比较安全,对动物的二次中毒较轻,且具备特效解毒剂维生素K1。代表药剂有:第一代抗凝血杀鼠剂敌鼠钠盐、杀鼠灵、杀鼠醚;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溴敌隆、溴鼠灵、氟鼠灵。此类药剂在我国应用最为广泛,其中,溴敌隆登记数量最多。
 
3、不育杀鼠剂
 
不育杀鼠剂通过抗生育作用机理,控制鼠类数量和密度。不育杀鼠剂具有抗生育和慢性致死的双重防治作用。代表药剂有:雷公藤甲素、莪术醇、α-氯代醇。其中,雷公藤甲素和莪术醇为植物源农药,毒性较低,对环境无污染。
 
4、其他
 
◆ 胆钙化醇:又名维生素D3,胆钙化醇在鼠体内代谢,可使血中钙含量增加,进而引发软组织及肾、心、肺、胃等靶器官钙化,靶鼠最终因高钙血症而死亡。胆钙化醇为新型灭鼠剂,可以防治对慢性抗凝血杀鼠剂产生抗性、拒食的鼠类,推荐作为慢性抗凝血灭鼠剂的轮换药物,提高防治效果;
 
◆ C型肉毒梭菌毒素和D型肉毒梭菌毒素是肉毒梭菌繁殖时产生的外毒素,是一种蛋白质神经毒素,可阻碍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引起胆碱能神经(脑干)支配区肌肉和骨胳肌的麻痹,产生软瘫现象,最后出现呼吸麻痹,导致鼠类死亡。主要用于草原上鼠害的防控;
 
◆ 硫酸钡、地芬诺酯:目前只有二者混配药剂登记,其作用机制为促使害鼠肠道梗阻致使害鼠死亡;
 
◆ 硫酰氟:目前登记产品中,只用作集装箱,密闭熏蒸防鼠害。
 
三、我国对杀鼠剂产品的管理
 
◆ 农业部199号公告:将毒鼠强、毒鼠硅、氟乙酸钠、氟乙酰胺、甘氟列为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
 
◆ 农业部274号公告:自2003年6月1日起,停止批准杀鼠剂分装登记,已批准的杀鼠剂分装登记不再批准续展登记;
 
◆ 农业部2567号公告:将溴敌隆、溴鼠灵、敌鼠钠盐、杀鼠灵、杀鼠醚、氟鼠灵、C型肉毒梭菌毒素、D型肉毒梭菌毒素列为限制使用农药,标签上应标注限制使用字样,并注明使用的特别限制和特殊要求。实行定点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