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莎莎 农博在线
杀菌剂的发展迄今为止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无机物向有机化合物推进的历史。由于有机化合物较易进入植物体内,特别是19世纪植物病理学的迅速发展,使人们从经验上寻找逐渐发展到从理论上去设计多种结构和性能的新杀菌剂品种,使高效的杀菌剂品种不断出现。
丙硫菌唑
杀菌剂的发展迄今为止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无机物向有机化合物推进的历史。由于有机化合物较易进入植物体内,特别是19世纪植物病理学的迅速发展,使人们从经验上寻找逐渐发展到从理论上去设计多种结构和性能的新杀菌剂品种,使高效的杀菌剂品种不断出现。
发展历程
01 第一阶段 (1882年以前)以元素硫为主的无机杀菌剂时期
1705年 升汞用于木材防腐和种子消毒。
1761年 硫酸铜首次用于防治小麦黑穗病。
1802年 首次制备出石硫合剂(石灰一硫磺合剂),用于防止果树白粉病。
02 第二阶段 (1882—1934年)以元素铜为主的无机杀菌剂时期(无机杀菌剂向有机杀菌剂过渡时期)
1882年 波尔多液(硫酸铜与石灰的混合物)被发现可以用于防治葡萄霜霉病。
03 第三阶段 (1934—1966年)保护性有机杀菌剂时期
1934年 二硫代氨基甲酸衍生物(福美类)出现,从而开辟了有机杀菌剂的新纪元。
1942年 四氯苯醌作为种子处理剂出现。
1943年 代森类(乙撑二硫代氯基甲酸类衍生物)出现。
1953年 克菌丹、灭菌丹、8一羟基喹啉铜以及某些抗生素,如稻瘟散、放线菌酮、灰黄霉素、链霉素等出现。
04 第四阶段 (1966年至今)内吸性有机杀菌剂时期
1966年 具有内吸性的萎锈灵、托布津出现。
1967年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苯菌灵问世,标志着内吸性杀菌剂时代的开始。
1968年 有机磷杀菌剂异稻菌净和嘧啶类杀菌剂甲菌啶、乙菌啶出现。
1977年 第二代内吸杀菌剂出现,以甾醇抑制剂出现为标志,如粉锈宁、羟锈宁等。三唑类杀菌剂也逐渐成为杀菌剂市场的主力。
1996年 嘧菌酯成为首个成功商品化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近十年来取代了三唑类杀菌剂的主体地位。
杀菌剂的分类
列举了一些杀菌剂的作用方式及防治靶标:
(1)酰胺类杀菌剂
烯酰吗啉—内吸、保护—防治对象:霜霉病、疫病、晚疫病、霜霉疫病、黑胫病等
(2)二羧酰亚胺类杀菌剂
异菌脲—保护—防治对象:灰霉病、早期落叶病、腐心病、早疫病、菌核病、黑穗病等
(3)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嘧菌酯—内吸、保护—防治对象:稻瘟病、纹枯病、颖枯病、锈病、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黑星病、晚疫病、叶斑病、根腐病等
醚菌酯—内吸、保护—防治对象:白粉病、黑星病、轮纹病、锈病、黑痘病、黑斑病、疮痂病、炭疽病、蔓枯病、砂皮病等
吡唑醚菌酯—内吸、保护—防治对象:霜霉病、黑星病、叶斑病、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轮纹病等
(4)三唑类杀菌剂:
苯醚甲环唑—内吸—防治对象:早疫病、黑星病、锈病、斑点落叶病、炭疽病、白粉病、轮纹病、赤霉病、叶斑病等
戊唑醇—内吸—防治对象:白粉病、锈病、叶斑病、菌核病、灰霉病、黑星病、轮纹病、斑点落叶病、疮痂病等
己唑醇—内吸—防治对象:纹枯病、稻曲病、锈病、斑点落叶病、炭疽病、白粉病、黑星病、白腐病、穗轴褐枯病等
(5)吡啶类杀菌剂:
啶酰菌胺—保护—防治对象:白粉病、灰霉病、各种腐烂病、褐腐病和根腐病。
(6)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多菌灵—保护、内吸传导—防治对象:白粉病、疫病、炭疽病、菌核病、灰霉病、枯萎病、黄萎病、立枯病、猝倒病、倒秧病等
甲基硫菌灵—保护、内吸传导—防治对象:赤霉病、黑穗病、根腐病、菌核病、炭疽病、叶霉病、稻瘟病、纹枯病、立枯病、叶斑病等
(7)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
霜霉威盐酸盐—内吸传导—防治对象:霜霉病、疫病、猝倒病、立枯病等
(8)咪唑类杀菌剂:
咪鲜胺—内吸传导—防治对象:炭疽病、叶斑病、菌核病、恶苗病、稻瘟病、褐腐病等
(9)嘧啶类杀菌剂:
嘧霉胺—内吸—防治对象:灰霉病、枯萎病、黑星病、斑点落叶病等
(10)抗生素类杀菌剂
灭瘟素—保护、治疗、内吸—防治对象:水稻稻瘟病、谷瘟等
春雷霉素—保护、治疗、内吸防治对象:水稻稻瘟病、芹菜早疫病、番茄叶霉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菜豆晕枯病、辣椒细菌性疮痂病、高粱炭疽病等
(11)大家非常熟悉的杀菌剂品种
代森锰锌—保护—防治对象:炭疽病、霜霉病、轮纹病、斑点落叶病、疮痂病、白粉病、立枯病、猝倒病、褐斑病等
代森锌—保护—防治对象:炭疽病、霜霉病、白腐病、晚疫病、黑斑病、黑星病、叶斑病、褐斑病等
福美双—保护—防治对象:霜霉病、疫病、炭疽病、黑穗病、苗期黄枯病等
井冈毒素—内吸—水稻纹枯病、稻曲病、麦类纹枯病、棉花、人参、豆类和瓜类立枯病,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等
氟啶胺—保护—防治对象:疫霉病,腐菌核病,黑斑病,黑星病等
2018年12月3日,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公示的第12批拟批准登记农药产年品名单,有60个新农药产品,其中,丙硫菌唑、缬菌胺、苯并烯氟菌唑、精苯霜灵、吡噻菌胺5个杀菌剂原药品种首次在国内获得原药登记。
丙硫菌唑
丙硫菌唑是由拜耳发现、开发和生产的三唑硫酮类杀菌剂,2004年上市,现市场已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其中,包括巴西、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美国等。其中,巴西是丙硫菌唑的第一大国家市场,2016年的销售额为2.84亿美元。
吡噻菌胺
吡噻菌胺是日本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发现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是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吡噻菌胺不仅对锈病、菌核病具有优异活性,而且对灰霉病、白粉病和苹果黑星病防效也较好。
在吡噻菌胺正式上市之前,杜邦与三井化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其市场;后来,先正达又从杜邦获得授权;日本曹达也积极投身到吡噻菌胺的市场开发中。现在,吡噻菌胺已成为跨公司、跨国家的国际型产品。
缬菌胺
该产品于2007年获得首次登记,2011年,Isagro将产品资产转让给Isagro和Chemtura合资公司ISEM,2013年,ISEM将产品资产授权给Belchim,Belchim随后独家授权富美实在拉美、北美和其他地区开发登记、生产和销售含该成分产品,2014年获欧盟批准,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纲病害尤其是霜霉病,登记作物有:葡萄和马铃薯。
精苯霜灵
精苯霜灵对卵菌门真菌具有高选择性和高活性特别是霜霉科(Peronosporaceae.)真菌例如疫霉属(Phytophthoraspp.)、单轴霉属(Plasmoparaspp.)、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spp.)、指梗霉属(Sclerosporaspp.)、盘霜霉属(Bremiaspp.)、腐霉属(Pythiumspp.)等。
可以用于生产防治马铃薯、番茄等茄果类作物晚疫病,啤酒花、葡萄、莴苣、洋葱、大豆、烟草等霜霉病。除了可以作为叶面处理药剂外,精苯霜灵还可与其他的杀真菌剂进行复配开发为拌种剂。
为了扩大精苯霜灵的防治谱,可以选择将精苯霜灵与灭菌丹、代森锰锌、霜脲氰、百菌清、王铜、咯菌腈等进行复配。
相对苯霜灵,精苯霜灵活性提高,使用量减半,增强了在环境中的降解和代谢速度及环境的安全性,具有不错的前景。
苯并烯氟菌唑
苯并烯氟菌唑是先正达开发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是广谱叶用杀菌剂,是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作用于病原菌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链上的蛋白复合体Ⅱ,影响病原菌的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阻碍其能量代谢,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导致其死亡,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该杀菌剂主要用于谷类作物,对小麦、玉米和特种作物等多种作物的主要病害有杰出防效,可很好地防治小麦叶枯病、花生黑斑病、小麦全蚀病及小麦基腐病,特别对小麦白粉病、玉米小斑病及灰霉病有特效,对亚洲大豆锈病防效优异。其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及三唑类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可与多种杀菌剂复配使用。
总结
近年来,由于病菌变异很快,所培育的主要农作物抗病品种的抗性很容易丧失,使育种工作难以应对。
因此化学药剂的防治逐渐成了必要的手段,如采用化学药剂防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白叶枯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小麦锈病等。三唑类杀菌剂的出现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稻瘟病因大面积使用三唑类杀菌剂得到了有效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