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农药多年来在艰难中求生存、在困境中图发展,仍然取得了较好成效。据中国农业农村部药检所官方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中国登记农药产品总数38248个,其中生物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登记产品数1366个,涉及97种有效成分(不同菌株);农用抗生素类登记产品数量为2415个,涉及13种有效成分。生物农药登记数量和市场规模正在逐步扩大。
 
成都特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普生物”)作为国内生物农药高新技术企业,近几年围绕“太抗”系列生物农药产品,在中国生物农药产业里取得了显著成就。近日,AgroPages世界农化网独家采访了特普生物创始人及董事长黄永博士,他向我们详细介绍了特普生物的发展现状、未来规划以及对中国生物农药行业的思考。
 


黄永
成都特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您能否向我们介绍下特普生物公司?

 
特普生物公司是四川省和成都市顶尖创新创业团队组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围绕提高农产品品质致力于解决农业生产的安全和高效生产技术问题,是一家致力于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研发中心与多所知名大学和科学研究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创新生物农药和生态农业生物制剂的研发方面开展合作。在多年的研究和探索中,打破了传统农业种植模式的局限性,在防治作物病害的同时,通过提高农产品品质帮助农户增产增收,从源头解决困扰我国食品安全的农业残留问题,为我国政府正在推行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贡献。

我们知道,黄总您是一位研究型专家,您能否向我们分享下当初建立特普生物公司的初衷?
 
受邀参与国家组织的回国考察活动中了解到国内农业生产方式的落差,尤其是化学农药大量使用带来的食品安全和环境问题,认为应该有所作为,报效社会,促使建立了特普生物公司,希望能为农业生产现代化作一些贡献。

“太抗”系列产品是特普生物的核心产品。您能否向我们介绍下,与市面上其他产品相比,“太抗”系列产品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公司开发并创制的专利产品太抗系列生物农药已获得农业部正式登记和国家权威机构的有机投入品认证,相继获得“中国侨界创新成果贡献奖”、“植保市场生物农药畅销品牌产品”、“成都市名优产品”等荣誉称号,与市面上其他产品相比,我认为太抗系列产品的核心优势有以下几点:
 
1)农业情怀,围绕农业生产问题长期研究,精耕细作,开发出了防治植物病毒病、真菌病、细菌病和土传病等系列产品;
 
2)技术领先,在生物农药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方面独树一帜,太抗生物农药抗逆性强,复配性好,可与大多数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复配;
 
3)安全性高,苗期花期均可用;
 
4)无残留,不需采收间隔期,即用即采。
 
可否介绍下特普生物现有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和使用作物,未来5年,公司在产品研发、市场布局方面有什么规划?
 
公司产品目前已经在全国20多个省市建立了销售网点,效果得到广大用户的肯定和好评,建立了良好的市场口碑,且于近两年逐步走向国际市场。
 
公司重视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开拓创新,针对作物病害的立体栽培防治模式展开研究,从地上病虫害和地下病害两方面着手,向“加快发展做强生物农药产业、地上地下协同发展、统筹发展配合做好环保产业”的五年目标前进。
 
从一个研发者的角度出发,您认为未来的生物农药产品将向什么方向发展?
 
基于人们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诉求日益强烈,我个人认为,对环境友好,对食品健康的农业投入品,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市场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而创新技术生物农药恰好具备了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既能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且低毒无残留,就是我们接下来努力的方向。

在农药化肥双减、绿色农业等时代背景下,生物农药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然而在国内,生物农药的推广仍然存在不小的难题。您认为中国的生物农药市场机遇与挑战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和解决?
 
机遇:我们应该清晰得看到,不间断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现在的东西都不好吃,普通老百姓对于瓜香果甜吃的放心的需求已经非常迫切,这个需求点,正是我们矢志不渝地做大做强生物农药的最大契机。
 
挑战:
 
1、小农经济,散户经营导致生产和市场有一定的脱节,食品安全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好在随着土地集约化流转,一部分规模化种植的用户,已经开始注重生产特色安全,适应社会需求的农产品;
 
2、生物农药见效慢(重预防,轻治疗)的特点,让从事农业生产工作者的消费习惯和认知的改变还需要一个过程;
 
3、投入成本高,治疗有盲区也是生物农药现实存在的短板。没有规模化生产,生产成本就难以降下来,生物农药单次貌似投入成本高,实际上从解决问题和持效性来说,其实是省钱的。治疗盲区是因为我们的品规还不够健全需要我们继续加大研发力量。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我们的生物农药在未来农业生产中,一定会走得更快,走得更稳。

从农业部抽检的农药产品来看,生物农药产品一直是合格率最低的。添加隐性成分等挂羊头卖狗肉问题屡禁不改。站在您的角度,您认为如何国家、企业、消费者如何行动才能够有效的解决这类问题,让中国的生物农药行业走向正规?
 
我认为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生物农药的监管和力度,对正在发展中且有潜力的生物农药企业进行扶持。
 
1. 加快生物农药登记进程,缩短其登记时限
 
产品在完成登记试验向省级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之日起算,审批时限也有11个月,加上试验阶段,登记一个产品,最快也需要2-3年时间。生物农药产品在市场推广时,若没有源源不断地新产品进入市场相辅相成,只能举步维艰,越来越艰难。
 
2. 政府引导,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由于生物农药的作用机理与化学农药不同,导致了其速效性不能与化学农药相比,但用户还未充分认识到生物农药的优势以及带来的附加值。用户最喜闻乐见的还是产品的速效性,用药1-2天后能看见效果就行,迟迟不见效果便不愿再用。可由政府主办、企业协办,组织种植户进行生物农药使用技术培训会,正确认识生物农药,扩大其影响力。
 
3. 鼓励使用生物农药,增加政府采购
 
建立生物农药应用推广示范基地,由农业主管部门统一采购生物农药,发放给当地有影响力的种植大户免费使用,打造示范样板,由使用者、采购者和生产企业牵头,召开现场观摩会,邀请周边种植户或者各区县农业主管部门参加,参观示范基地,分享生物农药使用心得,以点带面,全面推动生物农药的发展。
 

AgroPages世界农化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