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翠英
大豆花叶病。我国南北各大豆产区均有发生,以南方产区多发病较重,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其症状常因品种、气候、植株感病时期和病毒株系不同有所差异。其病原物为大豆花叶病毒。病害在新叶出现明脉,后消失,变成浅绿至深绿相间的花叶,沿叶脉两侧出现许多深绿色的泡状突起。发病早的新叶花叶明显,发病迟的花叶较轻。感病后叶片皱缩、变小,质地变薄,感病品种的花叶症状明显,而抗病品种不显症状,或仅新叶呈轻微花叶症状,温度升高,则病株新出叶片不显症状。大豆感染该病后,病株结粒少,甚至不结粒。感病重的植株豆粒常有放射状或不规则褐色斑纹,俗称褐斑粒。大豆花叶病除危害大豆外,还可侵染四季豆,但不表现症状。该病发生主要由种子带毒,后期因蚜虫传毒而感染大豆全株,特别是开花以后感病的植株,种子上的斑纹常不明显;但种子带毒与否并不完全决定于斑纹的有无,无斑纹的种子不一定不带毒,传毒昆虫主要是大豆蚜,此外还有桃蚜、蚕豆蚜等,凡高温干旱对蚜虫繁殖有利的年份,大豆花叶病发病往往严重。
大豆花叶病。我国南北各大豆产区均有发生,以南方产区多发病较重,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其症状常因品种、气候、植株感病时期和病毒株系不同有所差异。其病原物为大豆花叶病毒。病害在新叶出现明脉,后消失,变成浅绿至深绿相间的花叶,沿叶脉两侧出现许多深绿色的泡状突起。发病早的新叶花叶明显,发病迟的花叶较轻。感病后叶片皱缩、变小,质地变薄,感病品种的花叶症状明显,而抗病品种不显症状,或仅新叶呈轻微花叶症状,温度升高,则病株新出叶片不显症状。大豆感染该病后,病株结粒少,甚至不结粒。感病重的植株豆粒常有放射状或不规则褐色斑纹,俗称褐斑粒。大豆花叶病除危害大豆外,还可侵染四季豆,但不表现症状。该病发生主要由种子带毒,后期因蚜虫传毒而感染大豆全株,特别是开花以后感病的植株,种子上的斑纹常不明显;但种子带毒与否并不完全决定于斑纹的有无,无斑纹的种子不一定不带毒,传毒昆虫主要是大豆蚜,此外还有桃蚜、蚕豆蚜等,凡高温干旱对蚜虫繁殖有利的年份,大豆花叶病发病往往严重。
防治方法。一是选用抗病品种。各地都已有一些抗大豆花叶病的品种,可根据种源情况具体选择使用。目前已育成一些抗病品种,如中黄系列、冀豆系列、鲁豆系列、徐豆系列、豫豆系列、皖豆系列、晋豆系列等。二是选用无病种粒。大豆产区要建立无病留种田,清除褐斑粒,在大豆生长期,经常观察,彻底清除病株,喷药防病。没有建立留种田的地方,应当在无病田或轻病田选用无病株留种。三是治蚜防病。大豆花叶病的发生流行,与蚜虫的发生数量和高峰期出现的早晚关系很大,所以一定要抓好治虫工作,及时喷药灭蚜,将蚜虫消灭在点片阶段。当蚜虫迁飞后喷药,防病效果很低。灭蚜的有效药剂有40%乐果乳剂1,000~2,000倍液等。
大豆霜霉病。在各地大豆产区均有发生,以在大豆生长期间冷凉多雨的种植区发生较重。该病主要是危害叶片和豆粒,造成植株早期落叶,种子含油率和发芽率降低。该病主要危害大豆幼苗,叶片和豆粒,当第1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使叶片大部分甚至全叶变为淡黄色,天气潮湿时斑块背面密生灰色霉层,为病菌的孢子梗和孢子囊。病株生长衰弱,病重的叶片凋萎早落,甚至全株枯死。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8月是发病盛期,多雨天气常会诱发该病严重发生。该病主要以卵孢子在种子和病株残体内越冬成为下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
防治方法。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不同大豆品种间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应在当地农技部门的安排下,推广抗性较强的大豆品种,这是防治大豆霜霉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如‘小金黄1号’和‘集体4号’,抗性较差,而‘早丰5号’等抗性强。二是精选和处理种子。在无病田或轻病田选种的基础上,播种前注意精选种子,剔除病粒或药剂拌种。三是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可选用1∶1∶200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喷雾,或70%代森锰锌或代森锌700倍液进行喷雾,以上药剂可交替使用,以延缓抗药性的发生。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该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属单孢杆菌属。主要危害叶片,斑点可发生于子叶、叶片、叶柄和茎及荚上,在叶上发生斑点起初小、圆形或多角形,水渍状褪绿,大小为1~2毫米,后扩大至3~4毫米,后转为黄色至深褐色斑点,周围有黄绿色晕圈。严重时多个病斑汇合形成不规则枯死大斑,病组织易枯死脱落。子叶、叶柄、茎和荚上也形成同样的病斑,病斑略凹陷。该病源细菌主要在种子上越冬,带病种子成为下年主要的初侵染源,在土壤中未腐烂的病残体,细菌亦可在其上越冬,但由于土壤拮抗微生物的影响,常易死亡,故遗落在土中的病残体作为初侵染源并不重要。
防治方法。一是选用抗病品种。目前发现不同大豆品种间,对细菌性斑点病的抗性有差异,选用抗病品种栽培,可以起到防病的有效作用。二是实行栽培防病。在重发地区可以与非寄主作物如禾本科作物以及棉、麻、薯类作物实行轮作,可有效降低其发病率。三是严格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可用福美双拌种,以杀灭附着在种子上的病原菌。
大豆灰斑病。大豆灰斑病又名蛙眼病。在大豆产区均有发生。其危害大豆的叶、茎、荚、籽粒,对叶片和籽粒的危害更为严重,受害叶片可布满病斑,造成叶片提早枯死,一般可造成减产12%~15%,严重时产量损失达50%。一般6月上中旬叶片开始发病,7月中旬进入发病盛期。豆荚从嫩荚期开始发病,鼓粒期为发病盛期,7~8月遇高温多湿天气发病重。发病时,成株期叶片病斑多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与蛙眼相似,故又称蛙眼病,这是区分灰斑病与其他叶部病害的主要特征。气候潮湿时,病斑背面有密集的灰色霉层,严重时一叶片上可生几十个病斑,使叶片提早脱落。
防治方法。一是农业防治。与玉米等作物合理轮作,避免重茬;清除田间大豆残体;及时清除田间杂草,达到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的防病要求;收获后及时深翻。二是种子处理。利用杀菌剂,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1∶1混合拌种,用量一般为种子重量的0.3%~0.4%,可有效防除该病的危害。三是化学防治。在植株开花至结荚期间,如病叶率达15%左右,或多雨潮湿时,或在发病初期,可选用36%多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40%百菌清悬浮剂6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每亩用药液50~60公斤,隔7~10天防治1次,整个生育期防治2次即可。防治重点应放在叶部,可压低叶部菌源,进而减轻荚部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