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一只不到十分之一芝麻大小的米黄色捕食螨,能捕食比自己个头大两三倍的红蜘蛛;一个小袋子中的2500只捕食螨,就能让一棵柑桔树上的红蜘蛛、黄蜘蛛等害虫销声匿迹……
在西南大学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抗药性捕食螨的发明人冉春研究员正在查看新一批捕食螨的人工繁育情况。这种肉眼几乎不能看见的捕食螨,能够捕食重要的柑桔有害生物——红、黄蜘蛛,冉春通过十几年的研究,选育出了抗药性捕食螨新品系3个,创建了抗药性捕食螨工厂化高效繁育和田间释放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实现抗药性捕食螨产业化应用。
让柑桔不再用农药除虫
柑桔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是我国栽培面积及产量最大的水果。不过由于柑桔挂果期长达7个月以上,导致危害嫩叶、嫩枝和幼果的病虫害种类繁多,尤其是红蜘蛛、黄蜘蛛等害虫,会大大降低果品产量和质量。也因此生产中需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高频次喷洒除灭虫害,由此又常常导致桔果农药残留超标。
利用昆虫天敌属性杀灭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是世界农业领域倡导的绿色环保方式。经研究发现,柑桔害虫红蜘蛛的天敌有120种以上,其中捕食螨45种以上,推广利用人工繁育的、有明显效果的捕食螨,可有效用于防治柑桔害虫,从而减少农药的施用。
不过,这种能够捕食害虫的捕食螨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很容易被化学农药杀死,这成了大面积推广捕食螨的头号难关。为此从2008年开始,冉春承担了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抗药性捕食螨人工繁育生产与橘园示范应用”,围绕抗药性捕食螨开展了深入研究。
“普通的捕食螨(巴氏新小绥螨)几乎不具有化学药物耐受性,果农在给柑桔喷洒农药防治其它害虫时会导致其大量死亡,如何选育出具有抗药性的新品种和批量化生产都是难题,国际上也一直没有解决。”冉春说,为了能够选育出抗药性捕食螨,他带领团队最终选育出3种药剂抗性倍数超过500倍的巴氏新小绥螨新品系。
实现抗药性捕食螨产业化
在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的抗药性捕食螨生产车间里,没有轰隆隆的机器声,没有流水线,一个个白色的塑料箱整齐地放在货架上,像是一个库房。不过在箱子里装的是培育捕食螨的饲料配方,一个箱子每天就能培育出100袋抗药性捕食螨。这是在国际上第一次实现抗药性捕食螨产业化。
要实现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并不容易,因为“螨”是生物,需要突破的难点更多。冉春带领团队建立了抗药性分子标记技术,并发现具有抗药性的捕食螨没有随抗性增加而出现生殖率和捕食能力下降,可以进行商业化生产和大面积应用。
冉春介绍,通过研究,他们明确了捕食螨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和湿度,优化了抗药性捕食螨规模化繁育工艺流程,建立起抗药性捕食螨高效繁育技术,形成了生产技术规程。同时,他们按照成果转化项目的要求,建成捕食螨生产中试线,生产车间3000平方米,年生产能力达到3000万袋。
据了解,虽然其他国家也在研究捕食螨,不过很少能选育出高抗性捕食螨,更没有实现产业化。冉春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实现抗药性捕食螨产业化,大大提升了这一绿色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并在我国柑桔产业中得以大规模推广。
在不同地区快速建厂转化
冉春说,捕食螨的投放一年只需一次,就能实现全年对红黄蜘蛛等的防治,算下来只需要50—60元一亩,不仅没有农药残留的问题,而且费用也比使用化学农药防治低出不少。这些优势也为这项成果的大面积转化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
冉春带着项目组建立了适应不同柑桔品种、不同地理条件、不同害虫基数的捕食螨田间释放技术。建立了按订单进行生产和推广模式,“因为螨的存活期很短,不能长时间存货,所以我们是根据订单进行生产,同时通过对技术的转移,可以在不同的地区快速建厂进行生产,就近提供产品,满足短时间的要求。”冉春解释。
目前,已经在四川、重庆、云南等省市柑桔主产区建立了核心示范基地20余个,示范面积1万亩,累计推广1000万亩,农民增收超过200亿元,降低柑桔园化学农药的施用量50%以上,提高了柑桔果品品质,已经有100多个合作社通过这种生物防治方式,实现了绿色食品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