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其中新疆种植了中国80%以上的棉花,被誉为“大国棉仓”。同时,尽管坐拥新疆大棉仓,中国每年仍需要大量进口优质原棉,成本与品质是棉花产业的痛点。

中化农业作为中国领先的农资生产和供应商,对保障国家农资供应具有重要作用。

中化农业秉承“科学至上”的理念,持续加大对新疆棉花战略的投入,从品种规划布局、基础设施投入、种植技术投入、产业链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投入等方面,助力中国棉花产业腾飞。

回首·中国棉花的过去

在两千多年的植棉历史中,中国棉花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已成为我国具有战略地位的经济作物。2019年中国棉花总产量589万吨,约占全球22.5%的比例;而新疆棉花总产500.2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的84.9%,被誉为“大国棉仓”。但是,新疆棉花产业仍面临很多的挑战和问题,“大国棉仓”大而不强。

生产成本高企导致产量萎缩。近年来,随着采棉人工成本不断提升,棉花生产成本刚性上涨,再加上对比粮食作物,棉花收益偏低,新疆棉花面积和产量出现萎缩,棉农积极性和信心大减。

生态压力大,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由于病虫害种类多,棉花防治效果差,致使苗病、枯萎病、黄萎病、烂铃病、蚜虫、棉铃虫等病虫害时有发生,棉花清洁生产难以实现;与此同时,化肥的过度使用也让棉田污染日趋严重;不科学的水肥灌溉、机采棉等生产方式带来水资源不足、地膜污染的环境问题。

品质不高,难以满足高档纺织品需求。新疆棉花品质下降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生产品种多而杂乱,品质一致性差;棉花生产技术存在不足,手采棉效能低;补贴政策加剧棉花品质下降,按衣分定价收储使得棉农只关注产量而不注重品质;“三丝”含量超标,不符合纺织厂的采购要求等。这些也是国内纺织企业宁愿高价抢购“美棉”“澳棉”,也不愿意采购新疆棉的主要原因。根据中国棉花协会统计,我国纺织企业对中高端原棉的需求量每年约300万吨,我国自产不足100万吨,60%以上依靠进口。

规模效应不足。新疆的棉花生产加工企业的规模效应不足,大资本大企业的格局尚未建立,全产业链整合和统御能力不足,影响了我国棉花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可以说,新疆棉花尽管产量巨大,但在开放性的市场上,品质低、成本高已经成为软肋,难以有效抵抗国外高品质棉花的强大竞争,推动我国棉花产业优化升级迫在眉睫。

于是,小化家的农业团队出马了,以技术化手段实现新疆棉花产业的“降本增效”,致力于改变新疆棉花产业的困境,助力“大国棉仓”升级


当下·中化农业在行动

基于新疆棉花产业痛点,中化农业2018年11月提出以棉花为标靶作物的“新疆战略”,以全程种植服务推动新疆棉花产业的变革。

中化农业新疆棉花MAP战略以科学技术为核心,整合资源,聚焦于规模化棉农的生产经营需要,立足于棉花生产产前、中、后全过程。


对上游棉农,通过品种筛选、种植管理、植物营养与植物保护等“7+3”一揽子服务,实现“种出好棉花”。对下游轧花厂和棉纺收购商提供高品质原棉,通过创新的销售模式和透明化的需求端信息提高棉花议价,帮助棉农实现“卖出好价钱”;颠覆目前轧花厂与棉花种植户之间的对立博弈关系,形成MAP战略棉花产业链闭环发展。


在棉花育种方面,为保证棉种选育一致性,中化与优秀种业机构合作,在新疆尉犁县、沙雅县等示范基地及中心示范田开展实验对比,棉种试验达万余亩,以选取最优棉种实现规模种植。
在科学种植方面,中化MAP在新疆主要棉产区已建中心17座,服务面积达到62万亩,建设MAP示范园36个,拥有丰富种植经验的农技专家50余名,大部分已从事技术服务10年以上。

中化MAP对合作种植户进行精准技术服务,彻底改变了农民凭经验施肥的习惯,通过测土配方、实地勘测,为每一块田定制种植方案。


 
同时,中化农业联合当地科研院校,采用“棉花一膜三行栽培模式与技术集成”等先进技术,配套智慧农业田间管理工具,利用遥感巡田、田间管理、天气预警等智能手段,科学管理棉花产区,千方百计为棉农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提升品质。

在农业机械采棉方面,中化整合社会农技服务资源,引进全球最先进的打包式采棉机——约翰迪尔CP690采棉机54台,棉农风趣地称之“下蛋机”。

随着中化MAP落地新疆,越来越多的棉农告别了繁重且昂贵的人工采摘。与手采和传统机采不同,这些大家伙不仅采棉快,而且自动打捆,将每个重达2吨的“棉花蛋”下到地里。


以农场主周高松为例,中化农业棉花MAP团队为他提供测土配方、定制化套餐、田间指导、种植技术、农机采收、加工销售等服务。

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仅仅合作一年,成果已经显现,周高松2万余亩棉花基地,平均亩产较2018年的每亩330公斤增加到现在每亩380公斤,增产达到20%以上,合作客户交籽棉到中化还能享受最高每亩40元的溢价补贴,真正实现了“种出好品质,卖出好价钱”。

随着中化MAP落地新疆,越来越多的棉农告别了繁重且昂贵的人工采摘。与手采和传统机采不同,这些大家伙不仅采棉快,而且自动打捆,将每个重达2吨的“棉花蛋”下到地里。一台采棉机一天可采收400亩棉花,相当于1600名采棉工的工作量,棉花采收费用从人工每公斤2元降到机采每公斤0.5元。

未来·从棉花大国到强国

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棉花产业发展不仅对中国乃至全球都有着深远影响,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边疆安全稳定有深远的社会意义,更对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有着重要的价值。

中化农业秉承“科学至上”核心价值理念,继续加大对新疆棉花战略的投入,从品种规划布局、基础设施投入、种植技术投入、产业链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投入等方面,助力中国棉花产业腾飞。


品种规划是新疆棉花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步骤。中化农业将联合当地政府在新疆开展棉花品种熟性与品质区划调查及相关基础性研究工作,确定适宜棉区、次宜棉区、风险棉区,清晰的棉花产区布局有利于资源精准投放,高效实现高品质棉花规模种植。

科学技术是MAP的灵魂,中化农业将联合科研院所、种业公司等机构加强科学技术层面的创新,依托中化精准种植技术,加快农机农艺结合,提升棉花种植和采摘效率,培育真正适合机采棉的品种,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中化农业将联合优质产区、加工企业在棉花加工等领域对标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先进棉花生产国进行技术创新,提升加工质量,降低成本,提升全球竞争力。


中化农业借助当地政府的土地流转改革和扶持政策,以“一县一合作社”为制度基础,联合中棉集团等大型棉花企业、大型棉花生产合作社,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引领和带动全行业市场竞争力提升和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时,中化农业深化棉花产业链的整合,提升产业链效益,加强品牌建设,鼓励内地优秀品牌企业进入新疆棉花产业链,打造我国棉花产业的品牌优势。

未来,中化农业将在新疆建设近百座MAP技术服务中心,全程服务棉花1000万亩以上,助力中国棉花产业全面转型超越,也助力边疆地区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