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近日,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丁伟教授团队,从中药植物茵陈中发现了一种极具杀螨活性的新物质——滨蒿内酯。记者了解到,滨蒿内酯具有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杀螨能力高达90%左右,为开发新型绿色环保型新农药及其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过去治疗螨虫是依靠合成的化学物质,或者‘以虫治虫’的方式,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残留。”团队成员周红向记者解释道,螨虫大多寄生于棉花、柑橘等作物上,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极大。
周红表示,现目前,杀螨的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多种化学物质合成的农药进行杀螨,但是成分越多,造成的残留和副作用也随之而来。另一种方式则是“以虫治虫”,用吃螨虫的昆虫、微生物治疗螨虫问题。
“‘捕食螨’是现目前,十分环保的生物农药,通过放置吃掉害螨的螨虫进行生物杀螨,但‘捕食螨’易受雨水等情况影响,且周期长,见效时间相对较慢是它的缺点。”周红表示,而滨蒿内酯是从中药植物茵陈中提取的天然物质,和传统农药相比,成分更加单一,所以副作用也更少,且针对性强,受环境影响较小,见效迅速。
该团队开展的农业生产田间试验表明,滨蒿内酯不仅对农业害螨具有显著的杀螨活性还对棉蚜防治具有显著效果,减少了药剂的田间使用量,减轻了环境压力。同时,害螨极不易对滨蒿内酯产生抗性,对作物生长安全,可连续多年应用,或与常规杀螨剂进行复配,减轻了药剂筛选压力,为提高农业害螨防治效果,延缓常规杀螨剂抗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