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总产值将在1.4万亿以上,江苏省公布了“十四·五”末化工行业产值预期。这个产业规模长期位居全国第二位的传统化工大省,已然退出了“前三之争”。

       

目前,各地陆续公布“十四·五”规划,山东、广东、浙江等化工强省公布了石油和化工行业预期目标。

       

山东省提出,力争到“十四·五”末,化工、轮胎等行业规模保持全国首位。

       

广东省为石化产业的发展描绘宏伟目标:到2025年,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基本形成,营业收入力争超2万亿元。

       

浙江力争至2025年,规模以上石油和化工企业实现总产值1.8万亿元,总量规模力争进入全国前三。


图为泰兴经济开发区


江苏打造“1+N”化工产业发展格局

        

近日,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江苏省“十四·五”化工产业高端发展规划》,江苏将形成以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和28个化工园(集中)区为主体的“1+N”化工产业发展格局。

        

根据《规划》,江苏化工产业布局总体划分为沿江/沿湖产业区、沿海产业区、苏北产业区三大部分。

        

沿江/沿湖产业区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部分)8市,现有9个化工园区和8个化工集中区。

        

沿海产业区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部分)3市,现有5个化工园区和3个化工集中区。

        

苏北地区包括徐州、淮安、宿迁3市,现有4个化工集中区。

        

从化工园(集中)区布局情况分析,全省14个认定的化工园区中有10个位于长江沿线,4个布局于沿海地区,集中区布局相对较为分散。

        

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是我国重点规划布局的的新建石化产业基地之一,成为国家新一轮石化产业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升级战略的重要承载地,从产业链布局来看,“十四·五”期间,江苏省石油化工产业主要布局于此。

        

石油化工、有机原料、合成材料等中上游产业继续以大型石化企业所在园区为载体,基于现有产业基础进行进一步发展,例如连云港、南京、扬州和泰州;

        

化工新材料和高端精细化工为主导产业链的化工园(集中)区较多,且主要布局在长江沿线(1公里范围外),其中苏州、无锡、南通较为集中;

        

煤化工、盐化工产业将继续在优势区域发展,例如徐州、淮安;

        

生命科学、新医药和电子化学品产业是未来多个化工园(集中)区侧重的高端发展方向,以这两大产业为主导的化工园(集中)区数量逐步增加,苏州、常州、盐城、淮安、连云港、扬州等均有以生命科学及新医药为主导的化工园(集中)区,电子化学品的布局也较为广泛,苏州、无锡、镇江、宿迁均有布局。


        

《规划》根据各市产业发展特色,突出产业发展优势,进一步壮大特色产业发展水平,立足全省统筹布局。

        

沿海产业区是全省化工园(集中)区可利用土地面积最多的区域,区位优势明显,集疏运交通条件良好,具备发展大型石化项目的条件,并且适宜发展石化下游深加工、新领域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位于产业链下游和价值链高端的产业。

        

沿江/沿湖产业区是全省化工企业最集中、产业基础最雄厚、产业门类最齐全的的区域,也是化工园区和化工集中区数量最集中的区域,具有较强的综合发展优势。但可开发用地面积已不多,部分化工园(集中)区内地块分散,不具备发展大型石化项目的条件,适宜发展石化下游深加工、新领域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位于产业链下游和价值链高端的产业。

        

苏北产业区主要对现有产业进行提质升级,实现盐化工、煤化工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并通过产业整合,提升产业聚集度。通过布局新领域精细化工产业,实现传统精细化工产业的升级发展,力争形成原材料生产与下游新材料、专用化学品的一体化提升发展。

        

《规划》预计,到“十四·五”末,江苏省化工行业总产值将达到1.4万亿以上,年均增速达到6.0%以上。其中,石油化工行业产值增长10.8%,年均增速1.7%;有机原料行业产值增长49.2%,年均增速6.9%;合成材料行业产值增长86.8%,年均增速11.0%;精细化工行业产值增长36.0%,年均增速5.3%;化工新材料行业产值增长137.8%,年均增速15.5%;无机化工与化肥等行业产值增长3.9%,年均增速0.6%。


化工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山东和江苏是我国传统化工大省,化工行业规模长期居我国第一和第二位。近年来,迫于当地严峻的化工安全环保形势,江苏省对化工产业史无前例的重拳出击,深刻影响着化工产业的转型发展。

        

2016年江苏省启动“两减六治三提升”(即“263”行动),开展化工行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2019年4月,江苏省委办公厅正式下发《江苏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方案》,提出“依法依规推进整治提升”“压减沿江地区化工生产企业数量”“压减环境敏感区域化工生产企业数量”等举措。2020年4月8日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上指出,要从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高度认识整治提升江苏化工产业的重要性;要实事求是、分类施策,通过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的治理措施,加速淘汰安全系数低、污染严重的化工园区和企业,加快提升江苏化工产业发展层次。

        

随着低端低效产能大幅减少,区域产业布局明显优化,江苏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全省累计关闭化工企业4,400多家,总数从近7,000家下降至2,000多家,压减率约65%;化工园区从54家压减至29家,压减率为46%。

        

《江苏省“十四·五”化工产业高端发展规划》坦言,近年来,江苏省化工项目建设有所放缓,部分地区和园区甚至停滞,一些有投资意愿的国内外化工企业及有意向引进的高端项目分流至周边省份或取消投资计划。

       

企业数量和项目投资的“降”也带来行业规模的下降。数据显示,2017年江苏省石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万亿元,2019年实现主营收入下降至1.19万亿元,暂排位全国第三位,跟化工大省浙江已经在伯仲之间。

        

2020年江苏石化行业形势依然严峻。江苏化工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底,江苏石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857家,比上年末减少367家,实现营业收入10,432.58亿元,同比下降7.59%。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山东、广东、浙江的化工强省发展形势表现依旧亮眼,“十四·五”的发展目标雄心勃勃。


图为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

        

2020年山东省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万亿元,继续保持全国首位;实现利润814.9亿元,同比增长36.5%。

        

山东省提出,力争到“十四·五”末,化工、轮胎等行业规模保持全国首位。到2025年,山东省化工产业产值达到2.65万亿元;化工园区内企业和重点监控点企业产值占行业比重提高到80%以上。

        

2018年,广东省规模以上石化工业主营收入约为1.23万亿元,已跃居全国第三位。2019年收入已跃升至1.51万亿元,超过江苏位于全国第二。

        

广东省提出,到2025年, 石化产业规模超过2万亿元, 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2020年,浙江省共有规上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4,679 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0,456亿元,总量规模居全国各省市第4位,实现利税1,351亿元,年均增长5.5%,利润909亿元,年均增长11.1%。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力争至2025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1.8万亿元,总量规模力争进入全国前三,年炼油能力超亿吨,烯烃产能1,500万吨、芳烃生产能力1,400万吨。创建世界级万亿元/年规模产业集群1个;培育年产值超千亿的绿色石化工业园6个。

        

目前,江苏各地和园区经过多轮整治,在优化布局、控制规模、调整结构、引入高端项目、规范管理等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经验。《规划》要求进一步优化项目审批,确保高端项目审批依法依规高效建设,促进江苏省化工行业健康发展。

        

“十四·五”时期,江苏省将以发展化工新材料,优化石油化工、提升传统化工产业作为主要发展方向,以原料路线多元化、产品结构高端化、绿色低碳生态化、产业布局集约化作为发展路径,着力提升江苏省化工行业发展质量,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特色优势的世界级绿色化工产业集群,成为全国化工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作者:钱江腾 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