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局势动荡之际,粮食安全势必会被再次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


《意见》中明确了两条底线任务,第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具体指出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 1.3 万亿斤以上、提升粮食单产和品质、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第二,要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启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贯彻落实新种子法、严厉打击套牌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


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和单产水平提升的明确要求有望继续带动种业产业链景气度上行。


打赢翻身仗


中国耕地资源有限,粮食产需总体紧平衡,进口趋势增长,粮食自给率下降。经简单测算,2008-2020年,粮食自给率从93%下滑至82%,下降了11个百分点。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此前的研究报告,国际粮食总产增长只有20%依靠播种面积的增加,80%要依赖于单产水平的提高。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于单产的提升,而推动单产增加的60%—80%来源于良种的科技进步。


危险的一点是,美国引领的种子产业竞争,造成了农产品安全最大的隐患——种子殖民化。


上世纪80年代,杜邦、孟山都、先正达等跨国公司就开始悄无声息地布局和抢占中国市场。1995年之前,中国手握全球90%以上的野生大豆豆种,并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如今我国90%的大豆依赖进口,美国则成了全球大豆霸主。


1996年,阿根廷为了摆脱经济衰退,引入转基因大豆,孟山都一开始假装看不见,放任当地农民盗种。短短数年,转基因大豆便占领阿根廷99%的市场,随后孟山都突然连本带息向农民征收专利费,当地农民叫苦连天。


国外大公司凭借其先进的科技、雄厚的资金以及丰富的国际市场运作经验,迅速控制了我国高端蔬菜种子50%以上的市场。荷兰甜椒品种“蔓迪”每公斤能卖到18万元,日本的西兰花瓶中“耐寒优秀”可以从每袋3500元涨到2万元。


我国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单产水平同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升粮食单产水平的目标下,推动生物育种技术的实施成为必然发展趋势。


事实上,从2014年开始,农业农村部就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了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希望开辟一条独立自主之路。


2021年末,我国通过了“新种子法”,进一步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和鼓励行业育种技术创新突破,种业板块有望继续受益于此次“一号文件”的政策支持,如果相关制度出台顺利,对于前期获得转基因安全证书的种业企业而言重大意义。


希望在龙头企业


根据先正达招股说明书披露的数据显示,全球种业市场CR5预计已达到 52%,北美玉米种子市场上龙头公司拜耳的市占率约20%。


相比较而言,中国种业CR5仅为12%,龙头种企隆平高科在水稻/玉米种子市场的份额分别为10%、6%。无论是行业整体集中度,还是龙头在细分市场的市占率,均远低于全球水平。



种业本质上属于高壁垒、高投入、高回报的行业,是种植产业链上价值含量最高的环节,前期巨大的研发投入已经把一些中小企业挡在了门外。


2020年,拜耳作物科学的研发投资高达20亿欧元,先正达+安道麦的研发投资为12亿,科迪华和巴斯夫的这一数据分别为10亿和8亿。平均每个新种研发需要8-10年时间,耗资达上亿美元,而且还要承受极大的风险,没有钱根本无从谈起。


因此,中国种业的未来希望在龙头企业身上。而从行业发展方向来看,转基因是一条绝对主线。


转基因技术是一项提高种子抗性,利于单产提升的核心技术。1996-2019年,全球转基因大豆/玉米种植面积增长了182倍和201倍。2019年,全球转基因大豆/玉米种植面积为9190/6090万公顷,占全球总量(剔除中国)的82%和39%。转基因技术不仅帮助全球粮食增产,还稳固了美国、巴西两大粮食出口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核心地位。


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等政策密集发布,种业进入政策甜蜜期。12月6日,《国家级转基因大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获制定并公开征求意见。12月24日,105号主席令宣布种子法第四次修正案已获全国人大通过将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与前3次修改相比,本此修改重点在于新增了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并且扩大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范围和保护环节,其目的在于加强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


种子法修正案落地速度之快超出市场预期,预计随后国内主粮转基因品种上市进程也将会被提前,未来5-10年,国内主粮转基因品种渗透率将有大幅度的提升。


隆平高科是国内最大种子企业,传承隆平精神,综合覆盖水稻、玉米、蔬菜瓜果、麦、食葵、杂谷等种子。2016年中信集团入主之后,公司开启内生发展+外延并购发展,吸收国内优质种业资源,开拓巴西市场。


到2020年,隆平高科水稻和玉米的国内市占率分别为9.8%和 3.7%,稳居第一,规模优势有望保持。公司旗下隆平生物和杭州瑞丰转基因技术储备丰厚,未来或通过种子销售+性状转让收获转基因红利。


国际局势动荡之际,粮食安全势必会被再次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种业的地位和关注也将同步提升,投资机会已经显现。


文/每日财报 刘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