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随着全球人口增加,资源极大消耗,气候也面临危机,寻找创新的方法来保障粮食供应史无前例的重要。与此同时,农业使用了世界上约70%的淡水,创造了所有温室气体排放的三成以上。如何在保障全球粮食供给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先正达集团首席执行官傅文德 (Erik Fyrwald) 日前在参与CGTN (中国国际电视台) 的采访栏目The Agenda中表示,再生农业可以结合有机农业和传统农业的优点,在保证产量的同时增加碳汇、减少碳排放。产品以及数字化的农业工具的创新可以使农民实现″小耕地,大丰收″
Q1 如今全球人口已突破八十亿大关,解决人类温饱问题是不是变得尤为重要?
不错。而且我们面临的问题越来越棘手,比如极端天气及其造成的大面积干旱。去年欧洲和中国西南部地区就遭遇了史上最严重的旱灾,此前澳大利亚和阿根廷也有同样情况。洪灾也在巴基斯坦等一些国家肆虐。极端天气导致农业生产越来越困难,地区冲突也为保障粮食安全带来了更多压力。因此,我们更需要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可持续性。
Q2 你是否认为粮食是决定气候行动方向的关键因素?
当然。农业粮食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其总排放量的三分之一。所以在全球人口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我们要在确保全世界粮食供给的同时,使农业和粮食系统能实现零碳排放。这正是我们现在采取的方法,我们把这称为再生农业。这是一种新方法,可以结合有机农业和传统农业的优点,带来新的变革。产品以及数字化农业工具的创新可以使农民实现″小耕地,大丰收″。此外,再生农业还会增加碳汇,减少碳排放。
COP 15(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我们在中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践收入企业最佳范例合集。与此同时,我们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MAP)业务与很多公司和机构都有紧密合作,如大自然保护协会这类非政府组织、联合国都很支持。这几个例子都是农业转型带来的良好转变。我们要做的就是共同努力普及再生农业。
Q3 请问有什么事情是我们作为普通人能够做到并且能够促成微小的改变的呢?或者我们作为普通人能否像那些组织一样为农业转型做出贡献呢?
举个典型的例子,这个例子与世界和今后的粮食生产相关,它发生在中国。我们的MAP业务将食品公司和终端的消费者连结,使得他们可以就苹果、橙子、葡萄和稻谷制品等进行沟通。在顾客购买的食品包装袋的商标旁有一个″MAP BeSide″的字样以及一个二维码。顾客扫描了二维码后可以看到提供这个食品的农民图片,接着是与可持续性有关的数据: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了多少、杀虫剂的使用量减少了多少。
顾客喜欢看到这些,他们会买下更可持续的产品。所以如果我们能将这个模式从中国扩展到全世界,连结消费者和农民,并且帮助消费者挑选和购买更加可持续的产品,这将会带来极大的变化,因为消费者想要保护我们这个星球,正如农民和我们所有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