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近日,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诺普信″)举办了投资者关系活动,诺安基金、浦银安盛等多家投资机构参加,公司董秘和董办主任莫谋钧、光筑农业总裁李海姣、证券事务代表何彤彤参与接待。他们不仅介绍了公司的相关情况,并回答了与会代表的相关问题。


1  诺普信概括介绍


制剂业务:发挥技术产品和渠道品牌优势,继续保持农药制剂业务的行业领先地位,保持稳中增长。


单一特色作物产业链:创国内一流特色作物产业链运营商,战略布局基质蓝莓、火龙果、燕窝果等,今年蓝莓首年投产、火龙果进入稳产年度。


2  光筑农业简介


光筑农业是诺普信全资子公司,承载单一特色作物产业链的运营平台,构建已有5年时间。未来的产业机会,极具核心影响力和想象空间的应该在农业板块。农业产业板块它所蕴含的巨大机会,有几个前提条件:


首先,中国城镇化处于一定阶段,乡村振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乡村振兴最核心的就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国家在这方面每年的投入是相当大的,乡村振兴的产业政策位于第一。


第二,从国际农业发展趋势来讲,未来中国农业既要有欧美规模化的模式,又要有日本精细化的管理。过去我们比较粗放,各家各户自我种植,存在很多缺陷,生产效率也低。第一,没有科研力量;第二,没有核心的销售力量;第三,没办法大面积的产业规模化。如果中国农业有一个点能够跟国际农业接轨,甚至在某一领域领先世界水平,单一作物产业化是个大机会。正如把基质蓝莓当成一个产业来经营。


关于蓝莓,目前从经济价值以及它的稀缺都具有独特性。其次,从蓝莓产季来讲,布局蓝莓的位置放在云南,可实现反季节上市的优势。第三,云南蓝莓有比较明显的地域性特征,随着这几年国家对整个土地政策的收紧,找地比较困难。过去3年时间,在当地政府的协同下,我们加大投资力度、拿到好些地块资源,形成卡位优势。


当前光筑农业经营特色作物的3个核心点:


第一,最核心的是科研力量,过去的农业科研,很少看到有中国自己孵化的农业品种和技术力量,本质上还是我们农业科研结构单一。我们用了几年的时间,引进国外的专利种苗,跟院士在做种苗科研孵化,构建农业作物科学研园,与高校深度合作共同开发科研专题等。未来可能形成的产业效率是几何式的增长。科研能力以及种苗的品种孵化能力,这是最核心的能力。


第二,农业本质上比较缺乏人才,很多农业大学生毕业了之后,可能70%是选择不做农业的,农业人才基本上是比较耗散性的,比较难培养。公司从海南以及云南,每年坚持招收大概几百名大学生,从基础的岗位训练,慢慢成长为队长/场长/管理岗位/专业岗位,所以有很多技术型人才才跟得上。过去几年的时间里面,我们也花了很大的力量来打造这样一个团队。


第三,是在大农业方面,本质是管理的成功,是人的成功。我们构建了光筑农业的循序渐进的事业合伙机制。光筑事业,不仅是诺普信的事业,更是各个经营主体责任人、相关合作伙伴的共同事业。采取公司+农户+伙伴的合伙体系,各个主体与基地经营产出息息相关,深度调动各层级的积 极性,多劳多得。


3  投资者探讨交流与分享


(1)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够确保蓝莓抢占市场优势?


农业的价值就是在于它的时间性和稀缺性。这是过去两年我们狠抓的核心突破点,如果通过科研技术的力量,蓝莓11月份上量上市,就算产季尾部月份价格降低,对我们来说都是较高回报。


农业价值是有巨大空间,它可以把利润做到5%,也可以把利润做到50%、80%及更高,完全取决于企业的经营能力。核心的两个点,第一个是科研力量,公司每个农场都建立了科研实验站,核心的科研有促早和水肥等,争取在年末12月左右试投产,行业里面最早的一批蓝莓。如果今年我们再把科研的力量推广好,到2024年的产季,我们投产时间又往前一步,早产产量更提一步。


第二个是品种,优秀的品种在品质、产量以及上市时长都有明显优势,在同样的生产成本、管理效率下,价格差异是很大的。现在我们已经种植多个品种,包括专利品种。这也形成了我们比较独特的能力,所以从整体来讲,产业的效率通过这3年的发展应该相对提高很多,产量也有很大的突破,第一年1吨的亩产量左右,第二年可以1.5吨、2吨或以上,这个与水肥管控水平等有很大关系。


(2)营业收入在2023年、2024年大概能做到什么样的一个规模?


2021年公司报表40多个亿的规模,几乎都是农药模块,农药里面又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我们的自营农资产品,一部分是田田圈流通渠道的合并报表带来的收入。概括来讲,农药模块相对稳定地每年增长。


产业链的营收规模2022年主要来自于火龙果,2023年火龙果进入稳定投产状态,亩产量预计增长20%。2023年蓝莓投产面积由2022年六七百亩到六七千亩。


(3)火龙果的全年采收是平均的吗?采果集中在哪个季度?


火龙果主要在海南三亚的乐东和陵水,温区最合适生长,每年11月到次年6月作为主要投产周期,也就是反季节供应优势。内地火龙果主要分布在广西等地,上市时间在7月份到年底左右,与我们是一个错开的周期。第二,如果让火龙果自然生长,理论上它一年到头都开花结果。我们通过技术管理,可以实现分批上市,从开花时间到投产时间,最快可以掌控到准确天数的开花、结果、采摘。每年7~10月份,我们会作为生长期,11月份开始投产,每年基本都保持着这样的节奏。


(4)蓝莓成本模型是什么?


蓝莓成本模型大致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基地园区的建设成本,比如大棚等一次性固定投入,按照生物性资产和固定资产摊销,平均每亩每年1万左右的摊销成本;第二个是生长期的生长成本,包含水肥、用药、人工等,约为不到1万元每亩一年,我们30多个园区标准化,同一个体系统一管控,基本保持着同种水平;第三个成本是产后成本,包括采摘成本和加工成本、销售费用等,估计每吨2万左右。现在首年,随着产量的释放,整体单位成本将逐步下降。


(5)研产销一体化,公司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第一,品类的选择,我们不会去选择传统的作物。我们会站在未来几年的需求端,选择有足够的门槛、具有市场稀缺性、高附加值的作物。当然还加上其他技术参数,比如地理地域的优势,地标性作物,上市时间错配等。


第二个,回归到运营,最核心是技术之下果品品质如何把控。植物是一个生命体,有周期性,种植过程中的技术管控是最核心,从而解决提供最优质产品的问题。


(6)蓝莓应该是不易保存的,对于采摘的期限你们是怎么去把控的?是不是挑选分级后再分流到不同的商超和渠道?


我们运营四大体系最后一项是国际一流的产后体系,它很大程度影响我们的盈利水平。现在的做法是从前端的预测着手管控,这确实很有技术性,首先,每个基地有月度预测、周度预测,每3天滚动预测。第二,要场长、技术骨干和采摘负责人,每天巡园,评估果子状态、预测产量。采摘过程进行第一轮的分拣分级。每一个基地周边都有匹配的加工中心,采摘完之后,最短时间内从基地进入加工中心冷库。在冷库实现二次分拣,同时按品种、规格、品牌进行包装。物流调度也同步匹配,当天摘的果当天包装成成品果,次日全部冷链物流出货。


(7)公司种植这块的信息化系统建设推进的怎么样?对公司的经营效益都有哪些影响?


关于信息化,公司在构建一种标准种植运营管理体系,目标是希望可以应用到每一个最小经营单位的经营状态。包括投入产出、技术沉淀、市场状况、乃至园区自然气候等形成一个综合的数据库管理体系。


首先在园区建设和生长园管理,公司上线了具有农业种植特色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包括气象信息管理、生产环境数据可视化系统、智能滴灌系统等;第二个,也上线了基于生产技术方案的种植预算管理,以此匹配种植的工作场景;第三个,智能采收管理系统持续上线,从采收到入库,冷链加工,再到后面的销售系统,公司正在分模块推进。


归根到底就是在信息化经营上围绕着切分经营、独立核算,真真正正地应用阿米巴经营来管控种植及产业效率。


(8)公司有没有使用一些有机认证类的肥料?


因为是无土基质种植,整个蓝莓的水肥管理由滴灌系统管理,我们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农资和技术优势,自配肥、自配基质,结合基地气象站检测到的温度、湿度等进行科学配比。


(9)在我们整体的规划过程中,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资金,让公司在中国这样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去完成我们上市公司的梦想?我们是不是也有这种需求去寻找这种产业级别的投资人,跟我们共同成长?


在战略规划的时候,充分研究资本资金配套情况。首先它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投资总额在公司可承载范围内。第二,整个过程滚动分批实施,2021年投第一批,2022年投第二批,2023年建园投第三批和第四批。第三,产出快,现金回流非常快。


公司参与了两期的产业基金,长期的资本资金,整个的资金平衡是都在掌控之内。这几年我们也在物色有缘投资人,包括相应的产业基金,发挥其本身在农业的一些优势。我们不仅是资本合作,更是对农业产业有理解的资源匹配。


(9)蓝莓的整个行业的情况,价值空间有多大?增长性如何?


蓝莓单品市场,应该还没有达到一个成熟的市场容量。这个市场需求的培育才刚刚开始,这个增量的市场空间供给跟需求端的差异很大,冬春蓝莓的供应更是少,所以未来3~5年,市场预计会供不应求。


我们未来的增长有4个点:一是来自投产面积的增长,亩产量增长。第二,随着科研技术落地,特别在促早等方面,抢占早熟市场的价格优势。第三,品种迭代也能更新地做好衔接。第四,我们也做了一些产业链的延展,即使未来5~10年这个产品的价格趋势是会下来,我们的成本等已提前做好布局,利润增长有足够空间。


利润率会受品种影响,弹性较大。


(10)蓝莓销售如何管理?出货是否有统一的出货价,营销人员是否有调节出货价的权限?


目前全国统一销售价,先款后货。大致把客户分成两大类:一类主要是发往集散地,一些主流的渠道商。客户来基地考察后下单预付款,我们发运到指定的位置交割。第二类是具备线下门店体系的商超,直接预定,发货到指定的接收地。后期随着产量的增加,整个流通体系也会不断优化。


营销人员可以在全国统一售价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市场调价权限,更符合市场弹性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