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当前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处于盛花末期—角果期,云南早播油菜已开始收获,黄淮、陕南种植区秋播油菜处于盛花期—结荚期,陕西关中处于蕾苔期—花期。随着气温进一步回升和降雨增加,油菜蚜虫、油菜菌核病等主要病虫害扩展较快。截至4月6日,油菜主要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8215万亩次,比近5年(2018—2022年)同期均值增加21.4%,是近5年同期发生面积最大的年份。
一、油菜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
油菜蚜虫累计发生面积2686万亩次,同比增加20.1%,比近5年(2018—2022年)均值增加62.3%,大部百株蚜量高于上年同期。长江流域主产区发生面积2587万亩次,同比增加21.0%。其中,云贵川渝等长江上游产区发生面积999万亩次,同比增加25.0%;平均百株蚜量,贵州、重庆分别为800头、324头,分别比上年同期高1.0倍、18.6%,其他地区接近上年同期,云南彝良、贵州兴仁等局部田块均出现百株2万头高密度点片。长江中下游产区发生面积1588万亩次,同比增加39.6%;平均百株蚜量,江西为700头,接近上年同期,湖南、湖北分别为195头、175头,分别比上年同期高40.0%、4.3倍,湖北掇刀、江西宁都等地局部田块最高百株蚜量超过6000头。黄淮、关中、陕南产区发生面积99万亩次,接近上年,平均百株蚜量81—107头。
油菜菌核病累计发生面积3203万亩,同比增加1.7%,比近5年(2018—2022年)均值增加1.8%。长江流域发生面积3160万亩,同比增加1.6%。其中,云贵川渝等长江上游产区发生面积643万亩,接近上年;平均叶病株率,贵州为10.0%,其他地区为1.0%—3.3%,茎病株率为1.0%—2.1%。长江中下游产区发生面积2517万亩,同比增加1.3%;平均叶病株率,浙江、湖南、湖北在10%以上,其他地区为1.8%—3.6%;茎病株率,浙江为8.0%,其他地区为1.5%—2.9%。黄淮、关中、陕南产区发生面积43万亩,接近上年,平均叶病株率为1.5%—2.6%,茎病株率为1.1%—2.6%。
油菜霜霉病累计发生面积1940万亩,同比增加14.0%,比近5年(2018—2022年)均值增加12.2%。长江上游发生面积553万亩,平均病株率接近上年同期,贵州、重庆分别为20.0%、13.0%,四川、云南分别为2.8%和2.0%。长江中下游发生面积1346万亩,平均病株率显著高于上年,湖南、江西分别为14.0%和14.4%,湖北为6.8%,其他地区为2.4%—2.6%。黄淮、关中、陕南发生面积41万亩,平均病株率为2.6%—3.8%。
油菜病毒病累计发生面积219万亩,同比增加3.2倍,比近5年(2018—2022年)均值增加1.8倍。油菜根肿病在四川、云南、湖南、湖北、贵州等局部有一定程度发生。
二、下阶段发生趋势
据国家气象中心预测,4月份,大部秋播油菜产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江南大部、黄淮东南部偏高0.5—1℃,有利于蚜虫等害虫快速繁殖;江苏北部、浙江、安徽北部、江西、河南大部、湖南、贵州东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江西大部、河南北部、湖南大部等地偏多2—5成,有利于后期菌核病等病害的发生流行。
预计下阶段,温度偏高地区蚜虫繁殖加快、发生加重,应加强监测,谨防局部高密度点片扩展;长江中下游降雨偏多地区油菜菌核病将进一步侵茎和垂直扩展、发生程度加重,黄淮、陕南地区随开花盛期将进入水平扩展高峰期、流行速度加快,应严密监测,达标即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