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农药观察


Lalguard M52,源自诺维信,产品由Lallemand推出


近日Lallemand新推出了两种剂型的生物农药,分别是Lalguard M52的可分散油剂和颗粒剂。2022年,该公司从诺维信收购了MET52生物杀虫剂的知识产权,以商品名Lalguard M52 OD和Lalguard M52 GR纳入了Lallemand的生物产品组合。其颗粒剂已在欧洲多国上市,油分散制剂将于2023年底上市。Lalguard M52是基于褐色绿僵菌MA43菌株的生物杀虫剂,施用后,一旦真菌孢子抵达植物表面,它们会粘附在昆虫身体上,产生发芽管,生成多种酶来破坏昆虫角质层的防御,使其穿透并到达昆虫内部。产生大量芽生孢子并沿昆虫身体扩散,随后真菌大量生长,在3到7天里,由于昆虫身体坏死而变成褐色。产品可有效对抗造成经济损失的多种害虫,应用于温室和露天的可食用和非食用作物。Lalguard M52的优势除提供对多种害虫的有效控制外,没有已知的抗性风险,可纳入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项目,并可用于有机农业。


小菜蛾颗粒体病毒及其制剂Plutex


加拿大卫生部病虫害管理监管机构近日拟批准登记小菜蛾颗粒体病毒原药及Plutex的销售和使用。Plutex含小菜蛾颗粒病毒GV-0020毒株,用于控制油菜以及田间十字花科蔬菜上的小菜蛾幼虫。小菜蛾是十字花科作物的重要害虫,而Plutex最低浓度有2.5×1013(OBs)/L,专用于感染并杀死小菜蛾幼虫。此类害虫的杀虫剂抗性使其对油菜、西兰花、羽衣甘蓝、卷心菜和花椰菜构成了挑战。Plutex为这些作物提供了额外的微生物活性成分,可用于抵御对其他活性成分产生抗性的小菜蛾。由于Plutex具备靶标专一性,产品不会感染小菜蛾的其他天敌,这是害虫综合治理的关键。


Indigo首个生物杀线虫剂


Indigo官网显示,在经过缜密的实验室和田间检测后,公司的首个生物杀线虫剂目前已供美国种植者进行田间试用。其产品为种子处理剂,帮助作物应对线虫危害,线虫是造成美国大豆减产最严重的有害生物之一。已获得美国环保署登记的biotrinsic含有链霉菌SYM00257菌株,能够对抗多种植物寄生线虫,如孢囊线虫、根结线虫、肾形线虫等。产品主要为玉米和大豆开发,但目前也在谷类作物、棉花、油菜、豆科作物上开展实验。Biotrinsic产品组合此前在2022年秋季推出了应对病害的生物杀菌剂,加上现在的首个生物杀线虫剂,产品组合得以扩大。


海外快讯


Biobest欲收购美国拜沃


比利时Biobest集团5月5日宣布已签署非约束性意向书,欲收购生物农药生产商美国拜沃。计划的这一收购将会使Biobest借助拜沃针对病虫害的创新型生物农药产品组合,及其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和物流实力,加速Biobest生物农药业务的发展,拜沃也会借此收购扩大供应生物农药产品的种类。收购后,拜沃仍将运营其开发了超过30年的经销渠道,并独立于Biobest的益虫和授粉业务,以及Biobest的北美子公司运营。BioWorks位于纽约州维克多的总部将作为北美生物农药生产和市场中心,服务整个集团。


UPL计划将生物制品创收占比提升至植保业务总收入一半


UPL近日宣布设立目标,到2027年其生物制品创收占到植保业务收入的50%。UPL在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财年中,全球营收总计60亿美元。今年2月公布的资产负债表中,UPL预计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年增长率为14%。尽管UPL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生物制剂(包括生物刺激素、作物营养和生物农药产品)体量目前仍然很少。UPL天然植物保护(NPP)部门仅占其国际收入的7%。不过公司十分看好拉丁美洲市场,尤其是巴西。UPL巴西公司首席商务官Cristiano Figueiredo表示,目前天然植保产品组合的销量约为1000万升;UPL对天然植保产品和可持续性的项目进行了专门投资;生物制品的发展,与(传统)植保相比,需要公司和整个行业采取更多的技术性工作。


国内快讯


亚洲最大捕食螨商品化生产基地落户福建闽侯


亚洲最大害虫天敌捕食螨商品化生产基地近日落户福建省闽侯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并正式投入运作,可年产天敌捕食螨8000亿只。作为2022年中央预算内农业投资项目,天敌昆虫、捕食螨扩繁基地建设项目由福建省农科院二级研究员张艳璇博士主持实施,总投资836万元,拟建成集天敌昆虫、捕食螨扩繁、储存、质量检测、冷链运输、示范展示、科普宣传、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生防天敌昆虫、捕食螨的扩繁基地。目前,天敌捕食螨产品及农林害螨生物防治配套技术不仅在全国各省3000多个县、市实施并产生绿色效应,而且出口荷兰、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受到欢迎。张艳璇博士称,现在基地已被列入国家级捕食螨扩繁基地,除各类捕食螨外,还产出赤眼蜂100亿只、瓢虫300亿只、阿里山茧蜂100亿只,可大量应用在茶园、果园、水稻、棉花等作物上,达到″以虫治虫″,″以螨治螨″,″以螨带菌治虫″的目的,推动中国农业实施绿色防控。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