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会商分析预测,2012年水稻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程度重于2011年,预计发生面积15亿亩次,同比增加5%。其中,虫害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为主,全国大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0.4亿亩次,同比增加5%;病害以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为主,总体为中等至偏重流行,发生面积4.6亿亩,同比增加6%。
一、发生趋势
(一)水稻虫害
稻飞虱在华南、江南大部和西南、长江流域南部稻区呈偏重发生态势,其他常发区大部中等发生,发生程度重于2011年,发生面积约4亿亩次,较2011年增加11%;稻纵卷叶螟在东南沿海,以及沿江和湖库稻区偏重发生,其他稻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3亿亩次,较2011年增加15%;二化螟在长江中游和西南北部稻区将偏重发生,江南东部和东北大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亿亩次,与2011年同期持平;三化螟在西南和华南局部稻区中等发生,其他稻区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500万亩次,较2011年减少13%;大螟在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将中等发生,种群呈上升态势。
(二)水稻病害
稻纹枯病在全国大部将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3亿亩,较2011年增加9%;稻瘟病在西南、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和东北等常发区将中等流行,西南和东北大部种植感病品种区域存在偏重流行的可能,发生面积8000万亩次,较2011年增加20%;西南南部、华南和江南稻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江淮和长江下游稻区水稻条纹叶枯病等水稻病毒病仍有偏重流行的风险,发生面积2000万亩左右。稻曲病、细菌性病害等呈加重发生态势,发生范围和发生面积有所扩大。
二、预测依据
(一)病虫基数
据冬前各地调查,害虫总体基数偏低,与前几年的大发生态势相比,虫源压力有所减轻。其中,二化螟冬前基数东北北部稻区亩虫量一般9300头,较上年减少37%;华南东部、西南东部、江南中西部、长江中游和东北中部稻区亩虫量一般1500-5000头,重庆和安徽略高于上年,其余一般较上年减少15%-25%;其它稻区亩虫量一般500头以下,略低于上年。田间三化螟冬前亩虫量与上年接近,亩虫量一般150-500头,高的900头。大部稻区稻瘟病和稻纹枯病田间菌源广泛存在,具备病害流行的菌源基础。
(二) 水稻品种和栽培条件
我国水稻主栽品种仍以粗秆大穗、优质高产型为主,生长量大、田间郁蔽,易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当前大部水稻品种抗病抗虫性普遍不高,有利于褐飞虱、稻瘟病、水稻病毒病、稻曲病等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另外,就栽培制度而言,华南、江南、长江中游稻区单、双季稻混栽面积大,栽插期、生育期不整齐,桥梁田多,有利于迁飞性害虫和螟虫的迁移与辗转为害。
(三) 气象条件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2011年入冬偏晚,且前冬偏暖,对螟虫等害虫越冬比较有利,1月中旬以后,我国气温总体较常年同期偏低,冷暖变化幅度较大,对螟虫越冬会造成一定影响;但华南、西南大部及境外虫源地平均气温同比基本持平,降水同比略偏多,总体大气热量和水分条件对“两迁”害虫越冬比上年有利。2012年春季,境外虫源地中南半岛同比偏暖明显,热量条件有利于虫源生存、取食、繁殖,华南、西南大部地区气温偏高,西南西部降雨量偏多,可能导致“两迁”害虫迁入发生期提前,局部迁入量偏大。另据有关专家分析,2012年夏季江淮中、西部气温偏低,田间热量条件对“两迁”害虫的生存、繁殖十分有利;江南北部、江汉东部和江淮地区在梅雨期多对流性降水,华南东部多台风降水,对“两迁”害虫的迁入和流行性病害的发生十分有利;且2012年登陆我国的台风数多于上年,对害虫迁入和病害流行更为有利。
AgroPages世界农化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