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制剂观察
UPL球孢白僵菌新制剂对抗多种害虫
UPL向巴西市场新推出了生物杀虫剂Tackler,该产品含球孢白僵菌。据悉,Tackler是防控影响多种作物害虫的新产品。其使用的菌株由一家研究所开发,并进行了大量研究,显示出优异的田间效果。UPL称,Tackler可以直接作用于害虫,对植物没有任何影响,也不会产生有害残留。该生物杀虫剂的标签显示,产品推荐用于对抗粉虱、玉米黄翅叶蝉、南美叶甲、咖啡果甲虫和甘蔗象鼻虫。UPL还表示,Tackler在常温下可储存长达10个月。该微生物杀虫剂与传统农药联合使用,在作物中扩大了防治害虫的潜力,可在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该现象为巴西农业中害虫的传播创造了理想环境)的背景下减少产量损失。
Certis Biologicals新款生物杀菌剂强效保护玉米、大豆和花生
Certis Biologicals为2024年种植季推出了新款生物杀菌剂Convergence。产品已获得美国环保署的登记批准,可帮助植物对抗腐霉、丝核菌、镰刀菌和疫霉引起的土传病害。此外,该产品还提供额外的作用机制,防治棘手的叶面病害,包括焦油斑病、锈病和叶斑病。Convergence含有精心筛选的天然解淀粉芽孢杆菌D747菌株,为植物提供防护,对抗病害,改善土壤和植物健康的平衡。据公司介绍,农民可以使用Convergence有效进行抗性治理,控制病害,改善植物健康。该解决方案不会影响有益昆虫,有利于长远的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性。Convergence可以通过垄间或叶面喷施纳入现有的常规耕种方案。产品无特殊的储存要求,并且可以与绝大多数的合成产品桶混使用。
Simbiose 生物杀菌剂有效对抗大豆和玉米病害
巴西公司Simbiose新推出生物杀菌剂Frontier Control(贝莱斯芽孢杆菌),这款微生物源杀菌剂为悬浮剂型(SC) ,推荐用于地面喷施。据Simbiose透露,该生物制剂推荐用于出现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和大豆壳针孢病原菌(Septoria glycines)的所有作物上。该产品是与隆德里纳州立大学(UEL)合作开发的,是微生物生物技术实验室(Labim)、生物科学中心(CCB)和技术创新机构(Aintec)之间携手取得的成果。合作协议始于2017年,此后的检测结果表明,Frontier Control可有效控制主要影响大豆和玉米的病害。
海外快讯
巴西固氮螺菌2个新菌株获得登记
巴西固氮螺菌的两个新菌株HM 053和HM 210已经获得巴西农业、畜牧业和供应部(Mapa)在该国市场的登记批准。这些新菌株由巴拉那联邦大学(UFPR)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鉴定和分离。该材料已提供给巴西国家接种剂生产商与进口商协会(ANPII),以评估其使用效率。固氮螺菌具备多重功能,除了固氮外,它还产生促进植物,尤其是根部生长的激素,在磷溶解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在巴西这种规模的国家有各种各样的土壤和气候类型,农民必须为他们的作物提供更加多样的微生物资源。这也是此次新登记有积极影响的原因。在Mapa批准登记后,企业现可以着手大规模生产,并做好进入市场的准备。下一步的工作将涉及在其他各种作物上进行检验,并扩大为农业市场供应的范围。
国内快讯
国内首个″再生农业″团标发布,拜耳助力中国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2024年1月9日,国内首个再生农业标准——《再生农业管理规范 种植业》在上海正式发布。该团体标准由再生农业标准工作组负责编制,拜耳作为十一家成员单位之一深度参与其中,贡献拜耳在农业领域的领先研发及落地经验,共同推动再生农业实践,积极打造食品价值链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愿景。团体标准的编制过程中,再生农业标准工作组的各参与方分别从改善土壤健康、恢复生物多样性、水资源高效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价值链和管理体系提升等多个方面提供支持。具体到拜耳所专长的″种植生产″模块,团体标准对″土壤和养分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管理约束″″能源与温室气体排放″三大具体实践方向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规范。本次再生农业团体标准发布,再度为拜耳在中国的再生农业实践与推广添砖加瓦。拜耳将基于此团体标准,推广再生农业的理念落地到更多片沃土之中。
(来源: 拜耳作物科学)
AXEB新剂型首次亮相,多个活性成分中国首发
1月5日,以″探索新品类、共创新价值″为主题的生物化学农药创新发展主题论坛暨AXEB(中国)战略升级&品牌发布在上海盛大召开。本次会上,AXEB(中国)带来了生物化学农药新成分和品牌发布,包括1个剂型技术和9个生物化学农药新活性成分。1个剂型技术,即绿色纳米″弹芯″封装技术。9个生物化学农药新活性成分,即真菌疫苗——森保康®、疫苗·铜——泰烔®、不脱粉保护剂——膜X、36度放心用——康X、带″尾巴″的铜——铜X、″补二刀″杀蓟马——隔魔®、螟虫扰配剂 ——恋碍、叶喷防线剂——炎线、RNA农药——蓟刻。同时,还将在未来2-3年,推出10多个新产品登记上市;未来3-5年,陆续推出30多个新产品登记上市;未来6-10年,将形成强大的生物化学农药产品矩阵。
(来源: 农资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