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4月30日,红太阳、蓝丰生化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和2024年一季度报告,业绩详情如下:
红太阳
2023年营业收入32.32亿元,同比减少49.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89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67元。
对于业绩变动,财报中表示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所致:一是,受公司主要市场南北美洲罕见持续气候异常、东欧战争持续等″二大″不可抗拒因素的影响;二是,受全球灭生性除草剂 2022 年火爆超买,导致 2023 年″双草″(草铵膦、草甘膦)价格″暴跌″,联动公司百草枯、敌草快(二溴盐、二氯盐)等″三大″灭生除草剂产品量价″暴跌″影响;三是,由于2023年集中研发成功的颠覆性前沿技术的″四大″产业链等″五大″系列产品(即:生物酶工程产业链、生物L-草铵膦产业链、生物新吡啶碱产业链和生化双酰胺类杀虫剂)大工业化技术的成功实现,导致研发费用增加,研发投入强度较上年增长较大。此外,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公司计提了部分资产减值准备。
公告中提到,2023 年公司利用″数字化+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科研成果,首次实现了占据未来全球50%农药市场的″四大″核心产业链同出红太阳的能体现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化新实践。即:一是,成功开发了替代″双草″(草甘膦、草铵膦)的生物 L-草铵膦产品链,在建的″万吨级″装置有望在今年 8 月底将在安徽红太阳建成投产。拟建的年产″三万吨″生物 L-草铵膦项目分别将在今年 9 月与明年4 月分别在云南曲靖及湖北宜昌建成投产。二是,自主发明和可控的人称生物制造″芯片″的年产超″万吨级″的酶工程技术产业化项目将在下月初在南京华洲建成投产。三是,通过延链强链,成功开发了替代化石能源,从可再生木薯+秸秆→生物质新能源→新吡啶碱→双酰胺类杀虫剂(氯虫、氰虫、溴虫)和敌草快(二氯盐、二溴盐)全产业链的数字生化技术新工艺的实现。其中,年产 2000 吨氯虫装置已通过连续六个月正常生产。在建的年产6000 吨氯虫装置有望今年9 月底将建成投产。还完成了独家储备的溴虫、氰虫等双酰胺类新产品的筹建上马。四是,全球首创、拥有国家独家发明专利、美国PCT 专利的全新化合物敌草快二氯盐在红太阳独家建成年产 3 万吨装置。投放市场后,反应强烈,有望三年内将成为替代百草枯的第三大灭生性新型除草剂。
同日,红太阳发布一季度业绩公告称,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8.46亿元,同比增加13.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08万元,同比增加77.41%;基本每股收益0.0346元,同比增加77.44%。
蓝丰生化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4,162.84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0.5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226.04 万元,期末总资产 339,958.99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0.40%,总负债314,893.46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1.6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 2,522.13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2.95%。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控制权转让,转让完成后,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整合优化存量业务,积极探索拓展新业务。一方面,通过收购旭合科技51%股权,进入市场前景广阔的光伏行业,快速切入清洁能源的赛道,另一方面,调整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和资源配置,剥离宁夏蓝丰等低效农化资产,集中资源发展本部农化业务,推动公司形成″农化+新能源″双主业格局,互为支撑,稳步协调发展。
公司同日发布一季度业绩公告称,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约3.78亿元,同比减少0.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051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0825元;上年同期营收3.8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1473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043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