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进入21世纪,全球人口快速增长。根据美国普查局数据,2024年世界人口总数将接近80.2亿。当人口突破80亿大关,首先面临的是如何解决温饱问题。


无论各国的文化、资源、发展水平有多大的差异,粮食始终被视为最基础的保障。在过去二十年中,全球初级作物产量增长了50%以上,在产量增长的背后,农业公司借助科技将产量翻一番。


农业科技是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武装和改造农业的技术体系,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等,此外农业科技的应用领域广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等技术已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最大限度地提高作物的产量、质量和可持续性。


当前,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更大的突破,各国都在抢占制高点。资本的持续赋能是农业科技得以进步的动力所在。因此,本篇文章将梳理2024上半年农业科创赛道融资情况,并解读其中重要融资事件。持续关注农业领域资金进入,可一探资本青睐项目,展望农业未来图景。


国内34起融资事件,硅羿科技两度吸金


根据it桔子数据,2024年上半年,农业科创领域国内外融资共48起,共流入资金保守估计近40亿元(不包括未披露、数亿元、数千万元)。其中,国内融资事件34起,融资数额top3分别是史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史记生物″)融资16.5亿元、正大蛋鸡养殖(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大蛋业″)融资5亿元以及四川润兆渔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兆渔业″)融资1亿元。


QQ截图20240620102134.png

2024年上半年国内农业领域融资事件汇总  

来源:IT桔子 35斗制图


QQ截图20240620102202.png

融资情况走势图(2012年—2024年6月)  

来源:公开资料 35斗绘制


从融资的轮次上看,34起融资事件中,A轮融资占比最高,共有13起。除了正大蛋业A轮融资超过5亿元之外,根据it桔子披露的数据,上海慧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慧耀信息″)融资数亿元,润兆渔业融资达1亿元。


据了解,慧耀信息作为一家专注于大宗农产品交易的平台,旗下粮巴巴电商平台集交易、物流、金融及资讯四大模块于一体,致力于打造线上B2B农牧产品交易的新标杆。自2019年成立以来,慧耀信息以科技创新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已成功打通行业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截至2024年4月底,粮巴巴注册用户近3万家,在线交易额突破260亿元。


一直以来,鱼子酱被视为″黑色黄金″,曾经与法国鹅肝、黑松露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顶尖奢侈食材″。正宗鱼子酱由生长在低温水域的鲟鱼卵腌制而成,但随着鱼子酱的市场不断扩大,鲟鱼受到过度捕捞和污染的影响,野生鲟鱼几乎濒临灭绝,物以稀为贵,由此鱼子酱迈入″天价时代″。


但随着国内养殖技术的成熟,2013年,我国水产专家公开宣布突破″鲟鱼人工繁育技术″,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让鱼子酱不再难以企及。润兆渔业作为该行业的头部企业之一,本次融资获尚峰资本独家投资,旗下鱼子酱品牌″芙思塔″创立于2006年,年销售鱼子酱近60吨,销往美国、德国、比利时、阿联酋30多个国家,占据全球12%鱼子酱市场份额,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鱼子酱生产商。


润兆渔业创始人李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相比国外市场的成熟,鱼子酱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人对鱼子酱不甚了解。虽然被公认为是高端食材,但真正品尝过的人尚且为数不多。所以中国市场仍有很大的空间,我们在未来的3-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持续看好国内市场,相应也会大量增加在国内的供应。″


除了融资上亿元的企业,35斗通过梳理发现,硅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硅羿科技″)半年内两度获得融资,吸金力强劲。据了解,硅羿科技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以合成生物学技术为底层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该公司的RNA生物农药被誉为农化领域的第三次革命产物,因其具有缓释高效、精准靶向、无毒无残留等特点,已经成为国际龙头农化企业重点布局的颠覆性产品。


QQ截图20240620102315.png

RNA农药作用机制  来源: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RNA(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存在于生物细胞以及部分病毒、类病毒中的遗传信息载体,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一直以来,传统农药对于环境污染和健康的影响不容小觑。RNA纳米农药通过干扰(RNAi)技术,特异性地针对病虫害的基因序列进行作用,从而抑制其生长、繁殖或引发其死亡。同时,由于RNA纳米农药能够针对病虫害的特定基因进行作用,因此其防治效果更为显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病虫害的爆发。相比传统化学农药,其环境友好性更高,对土壤、水源和生态系统的污染更小。目前,RNA纳米农药被视为未来农业领域的创新方向。


史记生物、正大蛋业融资超20亿


根据it桔子数据,48起融资事件中,史记生物融资高达16.5亿元,是2024上半年农业领域最大的一笔融资金额。


据了解,本次融资事件由母公司天邦食品拟向通威农业出让史记生物不超过30%的股权,此次交易后,史记生物的估值达到55亿元。


猪肉是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肉类。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猪肉产量为1.245亿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市场,2023年全国猪肉产量为5880万吨,占全球产量的47%。猪肉质量好不好,种猪″芯片″是关键。


史记生物被誉为国内动物育种″第一股″,是专业化种猪育种公司。作为该行业的领军企业,史记生物率先在国内提出并应用大数据育种、价值育种和全产业链育种。此外,最早研发超高频芯片耳标跟踪种猪后代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解决育种中基因与环境互作的难题。同时,史记生物是国内唯一研发并应用CT扫描技术活体测定胴体形状的公司。


根据金融界数据统计,史记生物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均上亿元,营业收入也在10亿元左右。同时,截至2023年4月30日,史记生物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55.05亿元,增值额为46.01亿元,增值率为508.77%。因此,作为股权接收方,通威农业此次接盘将在农业领域继续扩大影响力,同时助力史记生物扩大种猪育种版图。


除了史记生物融资16.5亿元之外,另一笔大额融资来自正大蛋业。作为亚洲头部的蛋鸡养殖及蛋制品公司,此次融资5亿元。本轮融资由中垦基金领投,中信证券担当财务顾问,德恒律所担任法务顾问。本轮融资将用于正大蛋业的品牌建设及营销、研发投入、构建产业链上下游生态体系等。


近年来,国家关注″三农″问题,提出″农业强国″政策,蛋鸡养殖作为农业发展中的一环,由于外部环境影响,蛋鸡行业处于周期底部。同时,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安全食品以及大型城市食品供应保障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全产业链、规模化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


本轮融资领投方中垦基金认为,正大蛋业作为规模化养殖的领军企业,已经成为中国产业链布局最完整的蛋鸡企业之一,非常看好正大蛋业。希望通过本轮融资,助力提升正大蛋业核心竞争力,使其走向世界,成为具备强大国际竞争力的蛋鸡养殖及蛋品公司。


据了解,中国农垦产业发展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招商局集团共同发起设立的首支国家级农垦产业基金。目前,该基金总规模达500亿元。


Burro、Greeneye融资千万美元,国外聚焦AI农业


放眼国外市场,2024上半年最大的两笔融资来自于农业强国美国和以色列。具体来看,美国农业机器人技术开发商Burro获2400万美元融资,由风险投资机构Translink Capital以及私募股权投资机构Catalyst Investors领投。


QQ截图20240620102526.png

Burro农业机器人  来源:Burro官网


在传统农业搬运环节中,人力是最重要的一环,不管是收割、搬运还是包装,几乎每个环节都会涉及到人工,这一操作既耗时又耗费体力。Burro研发的机器人在柑橘、食用葡萄以及一些浆果类作物的收获中起辅助作用,帮助工人在作业过程中沿着田垄方向移动时装载作物,当机器满载之后,可自动返回包装线,工人只需要在起点和终点处装载货物即可,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虽然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但受传统农业习惯影响,我国农业机器人的起步较晚,在技术实力和市场化运作方面均与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


根据智研咨询数据,2019年我国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24亿元增长至4.97亿元,预计2023年我国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长至8.21亿元。同时,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预测,到2025年,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亿美元。


目前,国内的农业机器人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过随着农业机器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国内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中。


另一起超过千万美元的融资事件来自以色列的农业智能喷洒技术服务商Greeneye ,该起融资金额为2000万美元。本轮融资由 Deep Insight 领投,全球最大的作物保护化学品制造商先正达集团风投等参投。在2021年12月,Greeneye 就完成了由JVP领投的2200万美元的融资。截止目前,Greeneye共获得融资4200万美元。


Greeneye 专注于开发和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精准喷洒技术,通过安装在喷洒设备上的摄像头模块,实现对田间作物和杂草的实时识别和精准喷洒。


QQ截图20240620102624.png

Greeneye的精密喷雾技术  来源:Greeneye官网


除草是确保农作物能获得重充足的养分以及生长空间。传统的除草方式中,过量使用除草剂中的化学物质,不仅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还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此,Greeneye 通过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精准识别杂草,对杂草进行逐一探测和喷洒,不仅提高了除草的精确度,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正在快速发展阶段。根据官方数据,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4.5%提升到超过63%,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迈进世界第一方阵。


2024年2月3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其中″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是重要内容。在全球范围内,农业强国无不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核心。然而,我国农产品丰富但品质需要提升,且资源利用率不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还需加强。


但我们看到,随着国内资本不断入局农业,基于我国庞大的农业市场,紧跟行业变化,未来谁能瞄准短板领域,谁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农业巨头。



参考资料:

1.新浪财经.对话史记生物:中国生物育种″芯片″公司如何炼成?

2.投资界.正大蛋业(上市企业)完成5亿元A轮融资,中垦基金领投

3.36氪.聚焦生物安防科技,「硅羿科技」RNA纳米农药具备吨级发酵产能

农药具备吨级发酵产能

4.界面新闻.鸡蛋价格跳水行业进入亏损,正大蛋业于周期底部收获5亿融资

5.新华社.瞭望|生物育种产业化按下快进键

6.35斗.获千万美元融资,Greeneye ″少喷洒、多生长″让每个喷雾器变成智能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