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4 月 26 日,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将第十届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第 9 次执行委员会议审议通过的申请登记的 290 个农药产品相关信息予以公示,其中,40% 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成登记大热门。六夫丁、陕西上格、佛山盈辉、绍兴领先作物等 17 家企业的 17 个农药产品拟获批登记,中国农药信息网首次批准日期显示为 2024 年 5月21日。17个获得登记的 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产品的登记作物均为小麦,病害防治靶标主要是针对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和锈病,在施用方法上均推荐采用喷雾方式。
这也是自 2015 年 11 月丙硫菌唑在中国的化合物专利到期,2018 年硫化工艺也到期之后,经过 8 年多的长期等待,国内迎来了登记高潮。此前仅有安徽久易、海利尔、中南化工三家企业取得登记,自此原药登记数量已经达到 32 个。
这也直观地证明了,进入 2024 年,丙硫菌唑—这个全球第二大杀菌剂也正式迎来爆发周期。
销售爆发
在全球杀菌剂领域,丙硫菌唑始终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也是近几年风头最盛的品种,更是年销售额超 12 亿美元的全球第二大杀菌剂。
丙硫菌唑是拜耳公司研制的一种广谱三唑硫酮类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真菌中甾醇的前体羊毛留醇的 14 位脱甲基化作用而起效。它具有杀菌广泛,内吸活性好,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高,有效期长,对作物安全等优点。
丙硫菌唑在全球广泛用于麦类、大豆、油菜、水稻、花生、甜菜等。因其杀菌谱广,几乎对谷物上所有真菌病害都有优异防效,如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和锈病等,还能有效防治油菜和花生土传病害以及主要叶部病害,如灰霉病、褐斑病、黑斑病、锈病和黑胫病等。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喷施杀菌剂可进一步控制茎基腐病的危害,结合小麦纹枯病等苗期其他病害的防治,选用丙硫菌唑等在小麦上登记的单剂及其复配制剂等喷雾,在预防纹枯病、白粉病等的同时,可起到兼防茎基腐病的效果。目前,我国丙硫菌唑单剂及其复配主要登记在小麦上,用于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和锈病的防治。
丙硫菌唑商品化开发非常成功,自2004 年上市以来,已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欧盟等 80 余个国家和地区取得登记。在销售额上,丙硫菌唑属于爆发性增长的产品,2005 年丙硫菌唑全球销售额突破 1 亿美元,2005—2009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69.6%。2014 年销售额8.90 亿美元,2016 年成为杀菌剂市场第二大品种,2019 年全球销售额更是超过 12亿美元,2023 年全球销售额达到 13.28 亿美元,稳居全球杀菌剂销售额市场第二的地位,仅次于嘧菌酯。
经过近 20 年的发展,丙硫菌唑已经成为拜耳的首席杀菌剂产品。在拜耳的2023 年财报中,对所涉产品的分析发现,除了草甘膦、螺虫乙酯等传统支柱产品以外,丙硫菌唑依旧是拜耳近 3 年持续提及其商业化进展的战略新品种,拜耳围绕丙硫菌唑开发了多种复配制剂进行全球商业推进。
登记爆发
丙硫菌唑在中国的化合物专利于 2015 年11月 8 日到期,2018 年硫化工艺也到期,之后中国企业就纷纷启动和加大了对丙硫菌唑的登记、生产和推广。
尤其是近两年,随着国内小麦赤霉病高发态势的加重,土地流转及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施药方式的加速变革,无人机喷雾和大型机械化喷雾的普及以及统防统治面积的逐渐扩大,施药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丙硫菌唑对人体危害风险的基本可控,其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再加上生产工艺的突破,国内企业对丙硫菌唑的布局热情更是持续高涨,登记也迎来井喷。
2024 年 4 月 26 日,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将第十届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第 9 次执行委员会议审议通过的申请登记的 290 个农药产品相关信息予以公示,其中,17 个 40% 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产品正式获得登记,正式迎来国产化后的首个登记高潮。
中国农药信息网显示,截至 2024 年 7 月10 日,丙硫菌唑在国内登记产品达到 69 个,其中,单剂 7 个,原药达到 32 个,混剂 30 个。制剂剂型主要有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种子处理悬浮剂和专供出口的乳油制剂。目前这些产品主要登记在小麦和花生两种作物上,用于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和锈病以及花生白绢病的防治。
登记热潮的开启,也直观地表明了,2024年,丙硫菌唑已然进入了集中的下证期。未来几年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这个赛道,竞争会更加激烈。
国内市场容量超 30 亿元
登记爆发之下,自然带动的是市场容量的不断增长。
近几年我国小麦赤霉病呈现连年高发的态势。据全国农技中心数据,小麦赤霉病 2001—2010 年 的 年 均 发 生 面 积 为 6000 万 亩 左 右,2011—2020年的年均发生面积则为7300万亩左右。而丙硫菌唑对小麦赤霉病、锈病和白粉病等病害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环境无风险、低毒、低残留,近几年连续成为全国农技中心推荐的小麦″两病″防治用药。
全国农技中心数据显示, 2024 年全国小麦赤霉病总体依旧偏重流行,发生面积达到 1.5 亿亩,需预防控制面积 2.5 亿亩次以上。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丙硫菌唑还面临着健康和抗性两大问题,但随着国内赤霉病的高发,植保部门的连续用药推荐,企业研发投入力度的加大,工艺的突破,丙硫菌唑的潜在市场愈发广阔,还属于没有饱和的蓝海市场,至少能为国内企业带来 3 年的盈利窗口期,保守估计,国内丙硫菌市场容量超 30 亿元。
原药产能爆发
登记爆发之下,丙硫菌唑原药产能也迅速爆发。
从32个原药登记就可以直观地看出,这两年国内丙硫菌唑原药布局和产业化发展相当迅猛,原药生产厂家不断增加,产能飞速扩张。近两年,国内众多企业纷纷投身于这一市场领域,展现出积极的市场参与度。真正实现规模化产能布局、投产的企业包括海利尔、安徽久易、河北兴柏、辽宁众辉、吉林乐斯、上虞新银邦、山东奥坤、宁夏一帆生物等,处于扩产能的高峰期。
其中,海利尔、久易股份是国内丙硫菌唑最具综合实力的两大龙头,持有丙硫菌唑原药登记证及若干单剂及复配制剂登记证。海利尔3000 吨 / 年产能的丙硫菌唑项目已于 2022 年 12 月底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项目全面投产丙硫菌唑产能将达到 5000 吨。考虑到前期公告的青岛恒宁生物二期项目规划丙硫菌唑1万吨设计产能,预计海利尔集团未来丙硫菌唑产能将达到 1.5 万吨。
截至 2022 年上半年,久易股份拥有丙硫菌唑原药的产能为 1000吨 / 年。2023 年 3 月 31 日,深交所上市委员会 2023 年第 17 次会议审议通过安徽久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其将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此次 IPO(首次公开)募股,久易股份计划募资 9.38 亿元投向″5000吨 / 年新型广谱杀菌剂丙硫菌唑原药合成项目″。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丙硫菌唑原药产能将扩大4 倍。
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统计,截至 2023 年 10 月,我国丙硫菌唑产能约 6.45 万吨(含在产产能及环评公示产能)。结合全球市场需求量来看,供过于求的局面显然形成,产能过剩的风险正在飙升。
业内人士表示,2024 年下半年和 2025 年,还陆续会有更多企业的丙硫菌唑原药证件下来,市场需求扩大,爆发期正式开启。但是无序的进入肯定会造成产能集中、规模化地释放,过剩风险难以避免,预计未来几年丙硫菌唑原药的供应竞争将不断激烈化。
随着产能的逐步增加和释放,丙硫菌唑原药价格也持续下滑,2022 年还在 50 万元 / 吨以上,而截至 2024 年 7 月 10 日,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数据显示,丙硫菌唑原药报价 13.5万元 / 吨,下滑幅度达到 73%。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国内产能的持续大幅扩张,预计未来几年丙硫菌唑这个赛道将会变得更拥挤,价格还会震荡下行。对企业来说,还是要评估好丙硫菌唑的市场前景,考量能否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
复配是趋势
众所周知,丙硫菌唑具有中等抗性风险,所以,毫无疑问,为应对当下日益突出的抗性问题,复配登记将会成为未来市场主流。
根据相关研究,长期单一、过量、过频地施用丙硫菌唑可能使各种病原菌对其产生抗性,而将不同化学药剂进行复配使用则是可以延缓病原菌对单剂产生抗药性的方法之一。复配制剂可以有效延缓丙硫菌唑的抗性产生和发展,同时,将丙硫菌唑与其他产品进行复配可以有效产生协同增效作用,进而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
近一年多来,丙硫菌唑复配制剂产品频繁在全球各大农药市场推出,拜耳更是围绕丙硫菌唑开发了多种复配制剂进行全球商业推进。中国农药信息网显示,截至 2024 年 7 月 10 日,国内丙硫菌唑混剂登记已经达到了 30 个,有效成分主要是戊唑醇和多菌灵。但从国内丙硫菌唑组合物相关专利情况来看,农药企业还在进行其与氟唑菌酰胺、吡唑醚菌酯、醚菌酯、肟菌酯、咯菌腈、氟唑菌苯胺、精甲霜灵、百菌清、苯醚甲环唑、氯氟醚菌唑、枯草芽孢杆菌等数十种农药成分的混配研究和登记,后续登记开发空间还非常大。无疑复配登记也将是未来丙硫菌唑在国内市场的主要开发方向。
″丙硫菌唑 + 戊唑醇″是目前最为主流的复配形式,海利尔于 2019 年 3 月推出栗健 ®(40% 丙硫菌唑 •戊唑醇 )后,于 2023 年 11 月宣布即将上市第二个丙硫菌唑喷雾产品—卖韬(250g/L丙硫菌唑),登记对象为小麦赤霉病,也陆续在花生、大豆、玉米上扩登。″丙硫菌唑 + 噻虫胺 + 氟唑菌苯胺″组合,目前山东润丰股份将其登记出口到莫桑比克。当然,当前拜耳公司在全球丙硫菌唑市场占有主导地位,其复配产品线也最为丰富。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丙硫菌唑在国外多种作物和病害上均有登记和使用,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病原菌存在差异。现在国内厂商、专家对丙硫菌唑的研究还主要围绕小麦的赤霉病、白粉病、锈病,在其他作物病害上的应用方向还不明确,这也是未来要攻坚的方向。
对于丙硫菌唑现阶段的市场开发趋势,建议企业在终端应用市场持续创新深耕,开发出能够满足不同作物和病虫害防治需求的制剂产品,聚焦价值创新,丰富产品线,不断强化企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同时,企业还应该积极拓展国际视野,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特别是丙硫菌唑需求强劲的拉美等地区。通过国际化战略,分散国内市场的竞争风险,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塑造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目前海利尔集团正在加大国内外丙硫菌唑原药与制剂的市场布局,并已于 2019 年 5 月获得欧盟等同认定,2022 年 11 月在巴西自主登记获批,目前也已取得多个国家的自主登记和支持登记。未来随着产能的逐步增加,海外市场份额有望快速增加。
2021 年 8 月 31 日, 丙硫菌唑已被正式纳入我国进出口农药管理名录 ,将进一步助力我国丙硫菌唑合法的登记企业直接拓展境外农药市场。可以预见,因受到登记、技术壁垒等因素的限制,随着各丙硫菌唑项目的逐步投产,长期来看,以海利尔、久易为代表的丙硫菌唑龙头企业将有望受益于海外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