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在全球粮食安全与农业绿色转型的双重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肥料消费国,境外肥料进入中国市场的登记要求与行业格局也在持续变化,其进口肥料登记动态始终牵动行业神经。为帮助境内外企业把握政策动向,本文结合2024年最新登记数据与实操经验,梳理了2024年境外肥料登记情况与未来趋势,为企业提供关键决策参考,助力企业高效布局中国市场。
2024进口化学肥料登记情况
根据农业农村部官网公布的数据统计,目前在有效期内的境外化学肥料登记证共有58张,由境外38家生产企业持有,其中,直接审批类产品获批40张,评审审批类产品获批18张。(如图1、图2)
图1 2024年境外化学肥料直接审批产品登记情况
图2 2024年境外化学肥料评审审批产品登记情况
2024年化学肥料类产品的登记数量相较于2023年同期出现了显著下降,降幅达到23.7%。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化学肥料市场在这一年中的动态变化。在直接审批的产品类别中,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和含腐植酸水溶肥料的登记数量占据了主导地位,紧随其后的是含硅水溶肥料。而在评审审批产品中,有机水溶肥料则呈现出遥遥领先的局面。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市场对于不同类型化学肥料的接受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进口水溶肥料似乎更受市场青睐,这或许与其高效、环保以及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特点有关。进一步分析,含氨基酸和含腐植酸的水溶肥料之所以能在直接审批产品中占据领先地位,可能得益于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对作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氨基酸作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在植物体内参与多种生理代谢过程,能够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品质。而腐植酸则具有良好的络合作用、吸附作用和分散作用,能够改善土壤结构,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提高肥料利用率。因此,这两种成分的水溶肥料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含硅水溶肥料也因其独特的功效而受到关注。硅元素作为植物生长的有益元素之一,能够增强作物的抗倒伏能力、抗病虫害能力和抗旱能力,从而提升作物产量和品质。因此,含硅水溶肥料在直接审批产品中也占据了一定份额。
在评审审批产品中,有机水溶肥料脱颖而出,遥遥领先于其他类型的化学肥料。这主要得益于有机水溶肥料所具备的环保、安全以及可持续性特点。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日益重视,有机水溶肥料以其无污染、无残留、高效利用等优点逐渐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和青睐。
这也说明目前市场上进口水溶肥料比较受欢迎。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而进口水溶肥料通常具有更高的质量和更严格的标准,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此外,进口水溶肥料还具有更先进的技术和更好的效果,能够为农民和种植户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这也为未来的进口化学肥料研发和市场推广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从表1可以看出,2024年共批准了58张进口化学肥料登记证,而这些登记证分别由来自境外的38家企业持有。从地区分布来看,欧洲国家占比最大,达到了55.2%,涉及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和英国等国;其次是亚洲国家,占25.9%,包括韩国、日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最后是美洲国家,占比15.5%,主要涉及美国和智利。
这一数据表明,我国对进口化学肥料的需求依然旺盛,尤其是在农业发达的欧洲地区。这可能是因为欧洲国家的化肥生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高,能够更好地满足我国农业生产的需要。同时,这也反映出我国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对优质化肥的依赖程度较高。
亚洲国家虽然占比不高,但韩国、日本等国的化肥产品也受到了我国市场的认可。这可能与这些国家的地理位置接近,运输成本相对较低有关。此外,这些国家的化肥产品在某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如特定的营养成分或者更适合我国某些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美洲国家的肥料产品在我国市场也有一定的份额,由于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稳定的产品质量,一直受到我国市场的欢迎。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我国正在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是对进口化肥的依赖度仍然较高。这可能与我国化肥产业的现状有关。尽管近年来我国化肥产业发展迅速,但是在高端化肥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需要我们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化肥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2024年的进口化学肥料登记情况显示,我国对进口化肥的需求依然旺盛,尤其是对欧洲国家的依赖度较高。这对于我国化肥产业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需要抓住这个机遇,提升自身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以满足我国农业生产的需求,同时也能在全球化肥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2024进口微生物肥料登记情况
根据农业农村部官网公布的数据统计,目前在有效期内的境外微生物肥料登记证共有9张,由境外7家生产企业持有。(如图3)
图3 2024年境外微生物肥料直接审批产品登记情况
2024年,进口微生物肥料类产品的登记数量迎来了显著增长。与2023年同期相比,这一数字激增了125%,这一数据表明,国际市场上的微生物肥料产品正逐渐进入我国市场,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选择和机遇。随着绿色农业的快速发展,微生物肥料凭借其环保、高效的特点,成为全球农业的″新宠″。这一增长背后有何驱动因素?哪些产品最受市场欢迎?
本次登记的进口微生物产品集中在以下四类,各具独特优势:
微生物菌剂:通过益生菌改善土壤微生态,提高养分利用率,尤其适用于连作障碍严重的农田。
复合微生物肥料:有机与无机成分结合,兼顾速效与长效,满足作物全周期营养需求。
根瘤菌菌剂:专为豆科作物设计,促进生物固氮,减少化肥依赖,助力大豆、花生等作物增产。
内生菌根菌剂:增强植物根系对水分和磷的吸收能力,在干旱或贫瘠土壤中表现尤为突出。
进口微生物肥料登记的爆发式增长,既是我国农业绿色转型的缩影,也为国内企业敲响了创新竞速的″警钟″。未来,唯有技术、质量、服务多维提升,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分析其增长背后的驱动力,主要是有三点:一是政策支持:国家″减肥增效″政策持续推进,微生物肥料作为绿色投入品,享受税收优惠与审批提速;二是市场需求升级: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偏好倒逼种植端转型,高品质微生物肥料需求激增;三是技术突破:境外企业在菌种筛选、发酵工艺等领域优势显著,产品效果更稳定,吸引国内采购。未来,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可持续农业的追求日益高涨,微生物肥料类产品的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
从表2可以看出这些登记证的地区分布情况,我们发现美洲国家和欧洲国家在占比上不相上下。其中,美洲国家的占比达到了55.6%,涉及到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多个国家。这些美洲国家的企业在微生物肥料领域展现出了较强的实力和竞争力,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而欧洲国家则紧随其后,占比达到了44.4%。具体包括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欧洲一直以来都是农业科技较为发达的地区,其在微生物肥料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欧洲国家的企业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产品,也在我国的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这种美洲国家和欧洲国家在进口微生物肥料登记证上占比接近的情况,反映出了全球微生物肥料市场的多元化格局。不同地区的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等方面各有特色,它们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共同推动着微生物肥料行业的发展。对于我国来说,这些进口微生物肥料的引入,有助于丰富我国的肥料品种,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同时,也能为我国的农业企业提供学习和借鉴的机会,促使国内企业加大在微生物肥料领域的研发投入,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从而增强我国在微生物肥料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2024年进口微生物肥料登记证情况显示出美洲国家和欧洲国家在这一领域的活跃度较高。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优质进口微生物肥料进入我国市场,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国企业也应抓住机遇,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微生物肥料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总结
随着″减肥增效″政策的推进和绿色农业的兴起,2024年进口微生物肥料登记量激增125%。以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料、内生菌根菌剂和根瘤菌菌剂等为代表的产品因其环保、高效的特性成为市场新宠。这些产品的稳定效果主要得益于境外企业在菌种筛选、发酵工艺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吸引了大量国内采购。未来技术的进一步迭代将使这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加显著。
水溶性肥料凭借其高效利用和改善土壤结构的优势,通过先进的生产工艺主导了进口化学肥料市场。短期内,这种技术优势难以被替代,且未来仍将受现代农业需求的驱动,持续引领市场。全球市场中的技术互补与竞争将推动多元化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我国对高端化学肥料(如有机水溶肥)和微生物肥料的进口依赖度较高。国内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突破菌种培育、配方优化等技术瓶颈。通过引进和消化境外先进技术,国内企业可以提升产品质量,逐步参与全球化肥市场竞争。
政策红利将持续释放,税收优惠、审批提速等措施将不断支持绿色肥料的进口,推动微生物肥料市场的扩容。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偏好促使种植端采用更环保的肥料,进口高品质微生物肥料的需求将长期增长。
未来进口肥料市场将向绿色化、高效化、技术密集化方向演进,微生物肥料及环保型水溶肥料成为主流,国内企业需抓住政策机遇,加强技术合作与创新,以应对全球化竞争。这也为国内企业敲响了创新竞速的″警钟″,唯有技术、质量和服务等方面全面提升,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中国农业市场的绿色转型既充满挑战,也孕育着巨大机遇。提前掌握政策脉络、精准规划登记策略,将成为境外企业打开中国市场的关键钥匙。我们愿与行业同仁携手共进,共同开拓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