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随着近几年新农药的不断出现,原标准所涵盖的品种已不能满足要求,许多新农药产品没有列入标准中,给农药名称使用和规范化带来困难。5月7日,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制修订计划,农业农村部已组织完成了《农药中文通用名称》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


QQ20250514-103223.png

本次修订主要内容如下:


1. 标准格式进行了修改,使之符合标准编写的最新要求。


2. 增加了部分新农药品种。GB 4839-2009 发布后每年新增的品种,本次修订将新增加的已登记成功的品种,纳入到了标准中,对于 2009 年后新命名的、但还未登记成功的品种,考虑到企业的保密需求以及是否符合等级要求等原因,暂未列入本标准中。


3. 调整标准排列顺序。 由于对农药的分类方式目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件没有对农药名称进行分类,仅将已登记成功的为微生物农药单独列出,增加生物学分类属性的描述,并 放在附录 A 中。


4. 对部分化学名称、结构式等错误之处进行了纠正。


5. 关于微生物类农药,由于多数微生物类农药没有化学农药名称和结构式,因此在标准中增加了微生物类农药的分类。


6. 国际通用名称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英文农药通用名称(ISO 通用名)。 没有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英文通用名的,未列出。


新标准与GB 4839-2009 年版对比:


1. 本文件与 GB 4839-2009 年版相比,名称变化有以下项:


1)名称变更(17 项),包括:咪鲜胺锰改为咪鲜胺锰盐;敌鼠钠改为敌鼠钠盐;桉叶油改为桉油精;石蜡油归到矿物油中;氨基氰改为单氰胺;苯氧菌酯改为嘧菌酯;草除灵改为草除灵乙酯;氟磺唑草胺改为甲磺草胺;琥珀酸铜改为琥胶肥酸铜;R-甲霜灵改为精甲霜灵;井冈霉素改为井冈霉素 A;菊乙胺酯改为菊胺酯;α-萘乙酸钠改为萘乙酸钠;杀虫双胺改为杀虫安;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改为双胍辛烷基苯磺酸盐,异噁草酮改为异噁草松,苦豆子总碱改为苦豆子生物碱。


2)编辑性修改(4 项),包括:苯扎溴胺改为苯扎溴铵;丙酰云苔素内酯改为丙酰芸苔素内酯;噻恩菊酯改为噻嗯菊酯;噻唑磷改为噻唑膦。 


2. 本文件与 GB 4839-2009 年版相比,增加内容共有以下 196 个:


14-羟基芸苔素甾醇、22,23,24-表芸苔素内酯、24-表芸苔素内酯、28-表高芸苔素内酯、28-高芸苔素内酯、2 甲 4 氯二甲胺盐、2 甲 4 氯异丙胺盐、4-氧代-反-2-己烯醛、8-羟基喹啉硫酸盐、α-氯代醇、氨氯吡啶酸钾盐、氨酰丙酸、 右旋反式胺菊酯、八角茴香油、白藜芦醇、斑蝥素、苯丙烯菌酮、苯并烯氟菌唑、 苯菌酮、苯醚菌酯、精苯霜灵、苯唑氟草酮、吡噻菌胺、吡唑萘菌胺、苄草隆、 丙硫菌唑、丙嗪嘧磺隆、丙酸、草铵膦酸、精草铵膦、精草铵膦铵盐、草甘膦二甲胺盐、草甘膦钾盐、草甘膦钠盐、茶皂素、大黄素甲醚、胆钙化醇、地虫硫磷、 低聚糖素、调呋酸钠、调环酸钙、丁苯草酮、丁吡吗啉、丁虫腈、丁酸-反-2- 己烯酯、啶氧菌酯、多抗霉素 D、多硫化钡、儿茶素、二氯喹啉草酮、二氯异噁 草酮、二氢卟吩铁、反-7,顺-9-十二碳二烯乙酸酯、反-8, 反10-十二碳二烯醇、 反-8-十二碳烯乙酸酯、砜吡草唑、呋虫胺、呋喃磺草酮、氟吡草酮、氟吡呋喃 酮、氟吡磺隆、氟吡酰草胺、氟丙嘧草酯、氟啶虫胺腈、氟啶虫酰胺、氟氯吡啶 酯、氟醚菌酰胺、氟嘧菌酯、氟噻草胺、氟噻唑吡乙酮、氟酮磺草胺、氟烯线砜、 氟唑环菌胺、氟唑活化酯、氟唑菌苯胺、氟唑菌酰胺、氟唑菌酰羟胺、高锰酸钾、 谷维菌素、冠菌素、环吡氟草酮、环虫酰肼、环氟菌胺、环磺酮、环戊噁草酮、 环酰菌胺、环氧虫啶、环氧虫啉、磺酰草吡唑、磺酰磺隆、混合氨基酸铜·锌·锰·镁、 几丁寡糖素、几丁寡糖素醋酸盐、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甲萘灵、甲噻诱胺、腈 吡螨酯、矿物油、喹草酸、喹草酮、狼毒素、藜芦胺、邻苯基苯酚钠、硫虫酰胺、 硫酸钡、硫酸血根碱、螺环菌胺、螺甲螨酯、螺螨双酯、氯氨吡啶酸、氯氨吡啶 酸钾盐、氯丙嘧啶酸、氯氟吡啶酯、氯氟联苯吡菌胺、氯氟醚菌唑、氯化血红素、 顺式氯氰菊酯、氯溴虫腈、麦草畏二甲胺盐、麦草畏钾盐、麦草畏异丙胺盐、咪 鲜胺铜盐、嘧苯胺磺隆、灭瘟素、茉莉酸诱导体、钼酸钠、萘乙酸钠、尿囊素、 硼酸锌、葡聚烯糖、七氟甲醚菊酯、嗪吡嘧磺隆、右旋反式炔呋菊酯、噻虫胺、 噻虫啉、噻菌铜、噻酮磺隆、三氟苯嘧啶、三氟吡啶胺、三氟甲吡醚、三氯吡氧 乙酸丁氧基乙酯、三唑磺草酮、杀虫单铵、杀雄啉、十三烷苯酚酸、十五烯苯酚酸、双丙环虫酯、双环磺草酮、双氯磺草胺、双唑草腈、双唑草酮、霜霉威乙膦 酸盐、水杨酸钠、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顺-13-十八碳烯醛、顺 7,反 11-十六 碳-7,11-二烯-1-基乙酸酯、顺7、顺 11)-十六碳-7,11-二烯-1-基乙酸酯、顺-7- 十二碳烯乙酸酯、顺-8-十二碳烯醇、顺-8-十二碳烯乙酸酯、顺 9 反 11-十四碳 烯乙酸酯、顺 9 反 12-十四碳烯乙酸酯、顺-9-十六碳烯醛、顺-9-十四碳烯乙酸16酯、四氟丙酸钠、四氯虫酰胺、四霉素、四唑吡氨酯、四唑虫酰胺、萜烯醇、烃基二甲基氯化铵、铜、钨酸钠、戊吡虫胍、烯丙酰草胺、S-烯虫酯、酰氨寡糖素、 酰氨寡糖素醋酸盐、硝苯菌酯、缬菌胺、溴虫氟苯双酰胺、溴氰虫酰胺、依维菌素、乙二醇缩糠醛、乙唑螨腈、异丙噻菌胺、异硫氰酸烯丙酯、异噻菌胺、抑霉唑硫酸盐、吲唑磺菌胺、诱抗素、甾烯醇、唑虫酰胺、唑嘧菌胺。


3.信息素类农药


红铃虫性诱素以有效成分表示,分别为顺 7,反 11-十六碳-7,11-二烯-1-基 乙酸酯和顺 7、顺 11)-十六碳-7,11-二烯-1-基乙酸酯,同时删除红铃虫性诱素;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以有效成分表示,分别为反-8-十二碳烯乙酸酯、顺-8-十二 碳烯醇、顺-8-十二碳烯乙酸酯,同时删除了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 


4.本文件与 GB 4839-2009 年版相比,删除了 21 项:


C 型肉毒梭菌毒素、D 型肉毒梭菌毒素、滴·滴混剂、富表甲氨基阿维菌素、 核苷酸、黄芩甙、雷公藤内酯醇、藜芦碱、氯唑啉、迷蝶香油、瑞拉菌素、松碱柴油、微晶蜡、硝基腐殖酸铜、荧光假单胞杆菌、富右旋反式烯炔菊酯、唑草酯、 武夷菌素、右旋反式烯丙菊酯、放射土壤杆菌。


5. 本文件与 GB4839-2009 年版相比,微生物农药差别主要有: 


微生物农药单独列项,并增加了类别的描述,将淡紫拟青霉菌改为淡紫拟青 霉 Sd-m-16;将木霉菌进行细化,分为哈茨木霉菌、哈茨木霉菌 DS-10 和哈茨木 霉菌 LTR-2;球孢白僵菌分为球孢白僵菌和球孢白僵菌 ZJU435。


与 GB4839-2009 年版相比,增加了以下 53 个内容:贝莱斯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 SH-1471、贝莱斯芽孢杆菌 BF、贝莱斯芽孢杆菌 MBI600、贝莱斯芽孢杆菌 CGMCC No.14384、白僵菌、球孢白僵菌 ZJU435、草地贪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Hub1、草地贪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KYc01、侧孢短芽孢杆菌 A60、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大孢绿僵菌、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短稳杆菌、盾壳霉、盾壳霉 ZB-1SB、多粘类芽孢杆菌 KN-03、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寡雄腐霉菌、 海洋芽孢杆菌、蝗虫微孢子虫、蝗虫微孢子虫 PL-GM1、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 9912、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 LW-6、坚强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 AT-332、解淀粉芽孢杆菌 B1619、解淀粉芽孢杆菌 PQ21、解淀粉芽孢杆菌 QST713、解淀粉芽孢杆菌 SN16-1、解淀粉芽孢杆菌 B7900、解淀粉芽孢杆菌 HT2003、解淀粉芽孢杆菌 LX-11、解淀粉芽孢杆菌 ZY-9-13、金龟子绿僵菌CQMa128、金龟子绿僵菌 CQMa421、平腹小蜂、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Kew1、 球形芽孢杆菌(2362 菌株)、杀线虫芽孢杆菌 B16、撕裂蜡孔菌 GXMS1、苏云金杆菌、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苏云金杆菌 G033A、苏云金杆菌 HAN055、小盾壳霉 CGMCC8325、异色瓢虫、蟑螂病毒、爪哇虫草菌 Ij01、爪哇虫草菌 JS001、沼 泽红假单胞菌 PSB-S。


附件1:《农药中文通用名称》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附件2:《农药中文通用名称》国家标准编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