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英国政府于本周正式签署《2025年遗传技术(精准育种)法规》,标志着该国在基因编辑作物的监管和商业化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英国洛桑研究所对这一法规的最终确立表示欢迎,认为这为精准育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遗传技术(精准育种)法规》由环境、食品和乡村事务部(Defra)国务大臣Daniel Zeichner签署,预计将于2025年秋季全面实施。该法规作为二级立法,于2025年2月提交议会,旨在全面实施2023年3月通过的《遗传技术(精准育种)法案》,为基因编辑作物提供更简化的监管流程。

 

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英国政府支持精准育种技术,是因为其能够增加粮食产量、降低农民成本,并培育出抗旱和抗病虫害的作物。该技术有望开发出更具营养价值、抗病虫害、气候适应性强且对环境有益的作物。英国消费者最早可能在2026年底看到基因编辑产品出现在超市货架上。

 

洛桑研究所在基因编辑作物的转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该研究所开展了英国首次基因编辑小麦和油菜的田间试验,并在展示这项新技术推动植物育种的力量方面走在前列。研究所开发的精准培育作物,如改良的油菜,现在有望成为商业产品。

 

2025年5月6日,《2025年遗传技术(精准育种)法规》在上议院进行了辩论。辩论集中在这些法规对粮食安全、英国农业和环境的影响上。在众多专家议员对二级立法表示支持后,一项″否定动议″被撤回。为实施该法案,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Defra)和食品标准局(FSA)起草了必要的二级立法。这些法定文书于2024年4月通知世界贸易组织,并在2025年3月获得议会辩论和批准。

 

尽管该法案涵盖植物和动物,但目前的实施重点是植物。政府推迟了精准育种在动物上的应用,理由是需要更多的证据和利益相关者参与,以确保动物福利得到保障。


AgroPages世界农化网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