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西农药进口的趋势近几年来一直处于增长之中。2008年,进口农药总额仅为28亿美元,活性成分总量24.56万吨,占当年农化总收入的39%,销售总量的78%。而2012年与2011年相比,农药进口量占总量的比例增长了17%,而营收占总营收额的比例却下降了2.2%。这种情况是向中国和印度大量进口仿制和低价农药造成的。
2012年,巴西从中国进口的活性成分量增长41%,达6.83万吨,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巴西主要的农药进口来源。以农药量计,其国内市场份额从20.4%增长至23%。从印度进口的活性成分量比去年翻了一倍多,达1.88万吨,印度取代以色列成为巴西的第五大农药进口国,占巴西国内农药活性成分交易的5.56%,英国和瑞士分别以7%、6.2%位列其前。
尽管巴西是全球第二大农药市场,但巴西国内几乎不进行任何产品的生产和研发。据Sindag数据,巴西使用在作物上的农药活性成分大约有300种,但只生产总用量的10%。根据巴西行业代表称,巴西农药生产的成本比中国高,而扩大国内生产最大的障碍就是成本。在巴西,行业最低工资标准为550美元,而在中国仅为50美元。此外,中国还具有极大的规模优势:据中国农业部药检所统计,去年中国生产了350万吨农药。而在巴西,产量连50吨都不到。巴西在人力成本上与中国相比并无优势。
2012年,巴西农药市场增长14.4%,相当于增长12亿美元,创下97.1亿美元的新纪录。
AgroPages世界农化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