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在2014年世界种子大会北京种业专题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旭称,目前,我国农作物种子市场市值650亿元人民币,已位居世界第2 位,仅次于美国。 
 
2015年中国种子市场销售额将超过美国
 
近年来,我国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据国际种子联盟(ISF)2012年数据显示,全球种子市场价值持续增长,2012年全球种子市场价值约450亿美元,比本世纪初的304亿美元增长48.0%。美国种子市场价值最大,为120亿美元,占全球种子市场的26.7%;中国第二,为90.3亿美元,占全球种子市场的20.1%,且市场占有率上升很快。
 
随着种子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到2015年,中国种子市场销售额将突破900亿元人民币,合约142亿美元。届时,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种子销售市场。2010至2011市场年中,中国农作物种子进口额2.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4%;农作物种子出口额1.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

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储备总量居世界第二
 
60多年来,我国育种理论和技术不断进步,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与应用,形成了较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发展体系。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储备总量为41万份,位居世界第二,为形成种业基因资源优势奠定了基础。各类“组学”方法和高通量、高效转化技术平台等,为功能基因、分子标记以及分子设计育种等提供了重要方法和手段。
 
我国杂交优势利用技术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水稻、玉米等高效规模化遗传转化技术,作物抗病优质多基因的分子标记聚合选择技术、细胞工程技术、航天生物技术等取得显著突破,并运用于新品种培育,促进了我国种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超级稻品种年种植面积突破1亿亩,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生产力。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培育出抗病优质小麦、水稻、蔬菜等作物新品种200余个,累计种植超过2亿亩。

中国种业高端人才不足面临严峻挑战
 
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已育成并审定转基因抗虫棉品种20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达4.6亿亩,使国产抗虫棉份额达到93%。一系列重大新品种的产业应用,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整体上看,我国种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刘旭院士认为,我国种业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种子企业研发能力相对较弱,育种资源和高端人才不足,与国际大型种业公司差距较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