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肥料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企业规模小、缺乏创新及行业标准
日期: 2015/9/25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日前山东省烟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了“2015年烟台市质监局第1批产品质量市级监督抽查结果公告”,烟台市质监局对多类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其中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不合格产品检出率高达52.63%。按企业生产规模划分,本次共抽查规模以上企业322家,其中大型企业32家,中型企业76家,小型企业214家,规模以下企业446家。本次抽查中,不合格企业全部集中于小型企业和规模以下企业。
今年年初农业部重磅推出《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在实现化肥使用零增长的具体措施中农业部的指导意见中重点提出:“到2020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1.5亿亩增加8000万亩。” 这一新的农业政策将对新型肥料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新型肥料虽然发展很快,但是从烟台市质监局的这次监督抽查结果公告来看,问题确实不少。
一、新型肥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新型肥料起步较晚,从科技而言落后于国外巨头,从规模而言远逊于国内大肥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一是生产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不高。目前国内新型肥料生产企业大多数规模比较小,甚至有些是手工作坊式的小厂;且生产企业既多又乱,几乎每个县区都有,形成无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遍地开花式的分散零星生产的态势。大多数企业都存在技术水平低,资金短缺,检验能力差等问题,生产出来的产品雷同,缺乏自身优势和特点。产品虽多,却没名牌,缺乏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强势品牌。
二是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热衷穿脱马甲。许多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工艺技术落后,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差;有的企业既不想创新,又想占领市场,便想方设法炒作概念。以水溶肥料为例:大部分企业只是简单混配,产品杂质高;一些企业不是根据养分的配伍情况选择原料,而是根据价格选择,导致有效养分浓度低;一些企业盲目模仿进口肥的配方,极少考虑当地作物养分需求;一些企业热衷炒作概念,频繁穿脱马甲。个别造假者甚至以硫酸镁、硫酸锌等低价肥料添加激素冒充水溶肥料来牟取高额利润。
三是相关标准缺失,登记制度不灵活。目前新型肥料的标准滞后于产品研发,且标准与标准之间存在差异。例如从缓控释肥来说,有缓释肥料国标、控释肥料行标,还有稳定肥料行标、无机包裹肥料行标、硫包衣尿素行标、脲醛缓释肥料行标等。虽然看起来不少,但乏统一的标准或技术规范,有些标准之间还相互打架。比如,缓释肥料国标与控释肥料行标两个标准就有冲突;水溶性肥料的化工行标和国标也相互冲突。与此同时,因肥料登记制度的限制,一些发展前景较好的新型肥料产品难以获准登记,使得一些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新型肥料面临着在萌芽阶段就被扼杀的可能。
二、规范新型肥料行业发展的建议
新型肥料对于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及促进现代化集约农业的发展,实现零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当前零增长的形势下,新型肥料被看成是零增长时代肥业的宠儿,是零增长压力下肥料行业的新出路。我国广阔的市场、退化的土地、良好的政策空间等都为新型肥料的发展塑造了有利的条件,发展前景广阔,因此建议:
一是加强管理,遏制无序扩张。当前,要加强新型肥料的行业管理,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对新建和改扩建企进行严格审查,对企业的基本情况、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控制条件等进行严格的考察和核实,对不具备生产条件以及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采取果断措施禁止生产,制止盲目扩张;同时,加强对现有企业的监督管理,建立退出机制,对产品质量严重不合格或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吊销登记证,取消生产资格。另一方面,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兼并、重组、联合等手段提高产业集中度,坚持发展与环保并重,鼓励组建大型企业, 形成集团化的规模经营,积极扶持规模大、智能化程度较高的新型肥料生产企业。
二是加快标准研制,提高准入门槛。产品标准代表着国家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规范着质量水准和技术发展方向,也是产品生产和市场的准入原则。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出较为完善的新型肥料技术规范和标准,这已成为影响新型肥料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应尽快制定、出台国家标准与行业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规范产品市场秩序;积极研究改进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加强登记管理;职能部门要经常深入企业进行具体指导,从计量、质量、标准等基础工作抓起,帮助企业实行科学管理,节能降耗,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提高质量水平。
三是加强法规建设和市场监管。相关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对新型肥料市场加强监管力度,严格实施生产和流通环节质量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及时对涉嫌违规企业进行查处,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重大假冒伪劣坑农、害农案件的,有关部门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四是积极扶持新型肥料产业创新发展。应制定专门的法规,把新型肥料的生产、推广销售纳入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虽然我国新型肥料研发基本上都是在国家相关部门扶持下建立的,如“863”项目中的“新型高效肥料研制与产业化”和“948”项目中的“固体有机废弃物高附加值资源化技术引进、创新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等。但对新型肥料的推广扶持力度还不够,尚缺乏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扶持推广模式。因此,希望国家能够加大扶持新型肥料的力度,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显著改善作物品质的新型肥料,政府相关部门可在产品研发与使用上给予扶持和补贴,如给予一定的科技研发配套资金或者在信贷方面给予支持,或在产品生产、运输、税收等方面给予多方支持。
新型肥料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相信其将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会进一步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但要让新型肥料市场健康发展,让农民接受和应用新型肥料,无论生产、销售都将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