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益农伴能®氮肥增效剂助力2020年化肥零增长
日期: 2016/3/23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2016年3月11日,陶氏益农伴能®氮肥增效剂施用技术培训会在沪顺利召开。陶氏益农大中华区业务总裁朱悦在培训会上致欢迎词,并向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土肥处及11个省、自治区伴能®试验示范项目负责人表示热烈的欢迎。朱悦强调陶氏益农一直秉承服务于农业和农民在一起发展的理念,与政府一道积极开展各项合作,伴能®落地中国市场也是陶氏益农响应国家“2020年化肥零增长”政策目标的具体举措,希望此次会议能通过大量详实的数据帮助各地农民更好的了解产品应用产品。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壤肥料技术处副处长杨帆在会上做了题为《中国耕地肥力与化肥施用现状》的精彩演讲,全面介绍了2005-2013年间全国2498个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单位)土壤有机质、pH、有效磷、速效钾等耕地肥力参数测定结果以及2014年全国主要农作物氮、磷、钾肥料施用情况的总体变化趋势,并详细解读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做好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农业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方案》等与化肥减量、提质、增效、环保等相关政策、项目。
杨帆强调,推广使用高效肥料是2015年及以后新型肥料推广的重要内容,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壤肥料技术处一直对各种高效肥料十分关注,并通过田间试验示范,总结出科学使用技术,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新型硝化抑制剂——陶氏益农伴能®,有效解决了氮肥流失问题,从而提高了氮肥当季利用率、减少化肥肥用量、节约用肥劳动力投入,同时,增加作物产量、提升作物品质、改善耕种环境,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有效保障,得到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高度重视。
在2015年试验结果分享交流环节,来自河北、吉林、黑龙江、浙江、安徽、山东、湖南、广西、宁夏、广东、新疆等地的项目负责人依次分享了伴能®氮肥增效剂在各地区玉米、小麦、水稻、棉花、马铃薯等大宗作物上的试验结果以及各自对于产品施用方法的意见和建议,大家认为,伴能®具有剂型先进、持效期长、绿色环保、使用灵活方便等特点,符合可持续农业发展需要,将得到更广泛的关注。
随后,陶氏益农大中华区技术传承总监王春林与会代表们详细探讨了2016年伴能®氮肥增效剂的试验示范计划,针对柑橘,马铃薯、水稻等三大作物在九个省区的各项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周密部署,以便进一步评价和检验新型硝化抑制剂“伴能®”肥料增效剂在节肥省工、增产增收等方面的效果。此示范项目将在九省农业土肥试验单位的技术指导下、结合当地的农事操作习惯开展,同时做好各项配套服务,总结应用技术和示范效果,最终将伴能®的保肥增效技术推广应用到农户手中。
在谈及伴能®氮肥增效剂的功能机理和技术优势时,陶氏益农大中华区研发部产品技术开发经理李慧表示,伴能®氮肥增效剂,其有效成分2-氯-6-三氯甲基吡啶,通过抑制亚硝化细菌功能,延缓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减少土壤中硝化-反硝化造成的氮肥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可以减小51%氧化亚氮排放(14个试验)、减低16%硝酸盐淋溶流失(24个试验)、 增加土壤中28%“氮”的存量(50个试验),平均增产7% (玉米,189个玉米田试验)。
伴能®的开发应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次次技术研发创新的结果造就了伴能®的独一性。陶氏益农于20世纪50年代发现伴能®,并于1976年商业化;1976-2014年间,超过3000万公顷种植玉米的土地使用过伴能®;2009年起,陶氏推出伴能®微胶囊悬浮剂,并在美国取得专利;2013年,伴能®微胶囊悬浮剂引入中国,同年陶氏益农和中化化肥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2014年中化蓝力士上市。虽然目前国内氮肥增效技术非常普遍,然而还没有一款产品可以保证增效的稳定性,而陶氏益农,凭借在增效领域几十年的技术研发和产品迭代,推出了微胶囊悬浮剂,持效期长,效果稳定。正是凭借伴能®微胶囊悬浮剂这一领先的技术,陶氏益农才能如此引人注目。
AgroPages世界农化网 吴大鹏报道
AgroPages世界农化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