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互联网思维″12个法则玩转农资
日期: 2017/2/7
农资电商来了,一开始,人们如临大敌,后来又嗤之以鼻。其实,我们不能对互联网+及其中蕴含的理念掉以轻心。互联网思维,有许多我们学习和跟随的地方,只是被电商热潮的冷却掩盖了。本文结合互联网思维与农资现状,分析一下互联网思维在农资行业的运用与实践效果。
法则1:得“屌丝”者得天下
成功的互联网产品多抓住了“屌丝群体”、“草根一族”的需求。这是一个人人自称“屌丝”而骨子里认为自己是“高富帅”和“白富美”的时代。当你的产品不能让用户成为产品的一部分,不能和他们连接在一起,你的产品必然是失败的。
农资应用解读:我们有时候,过度的关注“大户”了,却忘记了我国还有近七亿的“散户”!如果有一种模式,能够为这些农业“屌丝”们提供更佳体验的服务,那其成长性不言而喻。
法则2:兜售参与感
让用户参与品牌传播,便是粉丝经济。我们的品牌需要的是粉丝,而不只是用户,因为用户远没有粉丝那么忠诚。粉丝是最优质的目标消费者,一旦注入感情因素,有缺陷的产品也会被接受。
农资应用解读:农资行业,如何形成品牌,建设粉丝群?有时候,大企业反而没有小品牌有优势,有的农资零售店,就能够形成自繁衍式品牌传播。如果非要找一个好的模式,那便是丰信农业的“农民服务农民”模式了,通过平台体系的建设,把当地的农民也融入到农业服务中来,给参与者下单派任务,共享利润,稍微区别与正统的粉丝经济,但目前是农资行业最高效的营销模式了。
法则3:体验至上
用户思维体系涵盖了最经典的品牌营销的Who-What-How模型,Who,目标消费者——“match屌丝”;What,消费者需求——兜售参与感;How,怎样实现——全程用户体验至上。
农资应用解读:引用丰信董金锋总经理的一句话:“农民需要的不是化肥农药,而是需要高产的保障。”农资行业,如何挖掘农民种植方面的本质需求?并采用一系列方式实现较好的体验,这才是最重要的。送货到门不是!低价促销不是!赊销更不是。
法则4:专注,少即是多
大道至简,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传播,越难做。专注才有力量,才能做到极致。尤其在创业时期,做不到专注,就没有可能生存下去。
农资应用解读:有的经销商,单做化肥,几年的时间能做到万吨,有一天想转型,加上了农药业务,没几天,销量和业务都下滑了很厉害。在此敬告大家,一件事,没有做到极致的时候,不要轻易的考虑其他业务。
法则5:简约即是美
在产品设计方面,要做减法。外观要简洁,内在的操作流程要简化。Google首页永远都是清爽的界面,苹果的外观、特斯拉汽车的外观,都是这样的设计。
农资应用解读:农资行业的简约原则,就是不要把自己的产品线做得太长,少既是多。如果你能卖一款产品,做到唯我独尊,就不要去羡慕那些杂货铺子。他们心里的苦,是你不能体会的!
法则6:打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
尖叫,意味着必须把产品做到极致;极致,就是超越用户想象!用极限思维打造极致的产品。方法论有三条:第一,“需求要抓得准”(痛点,痒点或兴奋点);第二,“自己要逼得狠”(做到自己能力的极限);第三,“管理要盯得紧”。一切产业皆媒体,在这个社会化媒体时代,好产品自然会形成口碑传播。
农资应用解读:极致就是第一,产品效果第一、技术水平第一、服务能力第一,好到让最挑剔的客户也挑不出毛病,超出大家的期望,那给你说几句好话是自然的事情。
法则7:服务即营销
海底捞的服务理念受到很多人推崇,但是在互联网思维席卷整个传统行业的浪潮之下,如果海底捞不能用互联网思维重构企业的话,学不会的,可能是海底捞了。
农资应用解读:农资行业重营销轻服务的现象是最严重的,大家都在玩渠道,服务只是口号而已,海底捞的火锅并不是最美味的,但他们的服务是最好的。农资行业也是如此,即使是效果一般的产品,如果有超值的服务,让农民有收到尊重的感觉,成功是必然的。当然尊重农民不是销售时的“虚情假意”,而是真的把“尊重”两个字放在心上。
法则8:小处着眼,微创新
“微”,要从细微的用户需求入手,贴近用户心理,在用户参与和反馈中逐步改进。“可能你觉得是一个不起眼的点,但是用户可能觉得很重要”。
农资应用解读:许多农资人在销售时都有自己的“小绝招”,这便是微创新了。合理的总结和利用这些小绝招,能让人活的轻松惬意。
法则9:精益创业,快速迭代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有快速地对消费者需求做出反应,产品才更容易贴近消费者。这里的迭代思维,对传统企业而言,更侧重在迭代的意识,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及时乃至实时关注消费者需求,把握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农资应用解读:迭代 不是指换个品牌,换个包装,而是技术与实践的持续创新。在农资行业,这个方面做好了,想不赚钱都难。以前大家觉得,出了新技术新产品推广难,现在有了微信、直播软件等高效传播工具,只需要塌下身子做点实事就好,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法则10:小企业也要有大数据
用户在网络上一般会产生信息、行为、关系三个层面的数据,这些数据的沉淀,有助于企业进行预测和决策。一切皆可被数据化,企业必须构建自己的大数据平台,小企业,也要有大数据。
农资应用解读: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农资零售店能够详细的知道每一个农民的田地亩数,喜欢种植的作物,用肥习惯等数据,那运作起来会是一种什么感觉?一个县级经销商,详细的了解当地的作物情况,病害规律,竞争对手动态,会是一种什么感觉?
法则11:打造多方共赢的生态圈
平台模式的精髓,在于打造一个多主体共赢互利的生态圈。将来的平台之争,一定是生态圈之间的竞争。
农资应用解读:我们不能光把眼光瞄在圈内,对卖化肥的人来说,农机手是不是合作伙伴?卖地膜种子的是不是合作伙伴?甚至收粮食的都可能是合作伙伴,关键看你有没有共赢的心态和合适的方式方法。
法则12:善用现有平台
当你不具备构建生态型平台实力的时候,那就要思考怎样利用现有的平台。
农资应用解读:再说一下丰信农业,在这个平台上,生产厂家、经销商、零售商、农民都有盈利的空间和位置,这就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