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玉米病虫害发生种类多 迁飞性害虫重发风险高
日期: 2018/1/8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分析预测,2018年全国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将重于常年,预计发生面积为10.8亿亩次,其中,虫害发生8.0亿亩次,病害发生2.8亿亩次。东北和华北地区玉米螟、粘虫、地下害虫、大斑病为害最重,黄淮地区玉米螟、棉铃虫、二点委夜蛾、褐斑病发生突出,西北和西南地区棉铃虫、蚜虫、叶螨、粘虫、小斑病发生普遍。玉米螟在东北和西北北部等地为害加重,粘虫在北方局部会出现高密度集中为害,棉铃虫上升为害态势明显,为害区域扩大。
1 趋势预报
1.1 虫害
玉米螟发生面积3.15亿亩次,其中,一代玉米螟发生1.25亿亩,东北北部和西北北部地区偏重发生,东北南部和西南地区中等发生;二代玉米螟发生1.2亿亩,东北和西南局部地区偏重发生;三代玉米螟发生7,000万亩,黄淮部分地区偏重发生,华北和黄淮海大部地区中等发生。二、三代粘虫发生面积6,000万亩次,总体为中等发生,东北、华北、西北、黄淮局部地区可达偏重发生,部分地区会出现高密度集中为害区域。棉铃虫发生面积9,000万亩次,黄淮海大部和西北东部地区偏重发生,其他地区中等发生。蚜虫发生面积8,000万亩,东北、西北和黄淮海大部地区中等发生。蓟马发生面积3,900万亩,黄淮海大部地区中等发生,河北南部等局部偏重发生。双斑萤叶甲发生面积4,700万亩,华北、东北和西北大部偏重发生。二点委夜蛾发生面积1,300万亩,黄淮海大部地区偏轻发生,河北、山东两省的局部会出现高密度为害田块。叶螨发生面积2,750万亩,西北大部地区偏重发生。土蝗发生面积1,350万亩,东北、华北和西北农牧交错区中等发生。地下害虫发生面积9,800万亩,西北、东北大部地区中等发生。玉米耕葵粉蚧、褐足角胸叶甲、蜗牛等害虫在华北、黄淮地区,三点斑叶蝉在西北部分地区可造成一定为害。
1.2 病害
大斑病发生面积6,900万亩,东北、华北、西南大部地区为中等发生,东北局部高感品种将偏重发生。小斑病发生面积3,800万亩,黄淮海和西南地区中等发生。南方锈病发生面积4,300万亩,黄淮南部地区偏重发生,黄淮海大部和西南局部地区中等发生。褐斑病发生面积3,000万亩,黄淮海大部地区中等发生。弯孢叶斑病、瘤黑粉病、丝黑穗病、粗缩病、顶腐病、茎腐病、穗腐病、灰斑病和线虫矮化病等在部分地区会造成一定为害。
2 预测依据
2.1 粘虫、棉铃虫和部分地区玉米螟基数偏高
(1)粘虫:2017年三代粘虫总体为害程度重于上年,有效虫源数量偏多。据各地高空测报灯2017年夏末秋初监测,东北、华北、黄淮、长江中下游、江南、华南和西南地区均诱到成虫,诱虫量属中等年份。9月份各地累计诱虫量,河北滦县6,155头,山东长岛1,344头,上海奉贤385头,同比增加6~10倍,辽宁彰武、陕西兴平、河南孟州、江苏东台为50~155头,山西万荣、湖北潜江、甘肃庄浪、浙江象山、广西宜州、广东蕉岭、云南凤庆1~14头,诱虫量多高于上年。
(2)玉米螟:据各地2017年冬前基数调查,平均百秆活虫数,黑龙江99头,吉林、山东、江苏、云南、新疆37~50头,湖南、湖北、贵州、安徽、河南、山西、河北、天津、内蒙古、辽宁、陕西16~30头,北京、四川、宁夏不足10头。与2016年冬前基数比,黑龙江、新疆、山东增加超过30%,云南增加27%,陕西、宁夏增加10%,江苏、天津增加3%~5%,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南、安徽、贵州下降20%~65%,四川、重庆、湖南、吉林下降1%~19%。
(3)棉铃虫:冬前各地调查棉铃虫虫源基数,黄淮、华北和西北部分地区普遍见虫,华北部分地区基数较高。河北省调查,玉米、棉花、蔬菜田平均亩蛹量分别为102头、61头、45头,同比增加12%、57%、120%。2017年第1次发生为害的内蒙古阿拉善、巴彦淖尔、赤峰市棉花、向日葵、高粱、谷子、花生、玉米田均查到越冬虫蛹,其中阿拉善盟各旗县部分棉花、谷子、花生、高粱田块亩蛹量在100头以上。
(4)二点委夜蛾:河北、山东、山西、江苏、北京5个省(市)冬前查见越冬虫源,估算虫源面积为578万亩,比上年增加13%。每亩平均虫口数量,北京200头,江苏133头,山东、山西、河北在13~60头之间,虫源基数接近2016年;每亩最高虫口数量,北京顺义为1,334头,山东茌平、高唐和山西万荣为667头,江苏丰县400头,河北邢台333头,高密度点数高于上年。
(5)病害:玉米病害连年普遍发生,各地菌源分布范围广,黄淮海、西北等地秸秆还田面积比率大于90%,东北地区近年也在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有利于大斑病、小斑病、褐斑病、茎腐病、瘤黑粉病、穗腐病等病害菌源的积累。
2.2 种植栽培措施对病虫害发生总体有利
东北、华北和黄淮主产区玉米连年种植,且多为大面积连作,各地普遍采取密植、免耕、秸秆还田等措施,有利于玉米病虫源积累和发生为害。东北、华北主栽品种对大斑病、黄淮海主栽品种对褐斑病、南方锈病等病害抗性普遍较差。但近年来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清行播种,可有效破坏二点委夜蛾生境,对其发生危害不利。
2.3 冬春季气象条件对害虫越冬和发生有利
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和预测,2017年冬季,华南北部、江南、黄淮、华北、东北南部和西北东部等地气温正常或偏高0.5~2℃,对粘虫、玉米螟等害虫越冬、种群繁衍有利。2018年春季,黄淮南部、新疆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偏高0.5~2℃;东北北部、西南大部等地降水偏多,对以上地区玉米螟羽化和发生为害有利;黄淮、华北和东北大部地区降水正常或略偏少,有利于一代棉铃虫在小麦等作物田发生,对玉米螟和粘虫无明显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