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河流域棉花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会议在山东召开
日期: 2018/8/30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8月27日,由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承办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河流域棉花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会议在山东召开,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项目组成员以及我院科研处有关负责同志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课题主持人、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李亚兵研究员主持。
27日一早,与会人员乘车赴无棣县先后参观了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在该县柳堡镇和西小王镇的3个棉花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示范基地。柳堡镇示范基地展示了增密健株型群体构建技术、膜下滴灌水肥协同管理技术、种子处理和诱捕防控病虫害技术的示范效果,密度为5000株/亩,有效成铃7.91万个,预计亩产籽棉350kg左右,化肥减施25%以上,农药减施15%以上,增产20%以上;西小王镇示范田则重点展示了盐碱地短季棉无膜种植减肥减药技术的效果,棉花密度6000株/亩,有效成铃6万个,预计籽棉亩产250kg左右,虽比常规地膜覆盖春棉略有减产,但亩省工5个以上,化肥减施30%以上,农药减施25%以上,而且减少了地膜污染。与会专家和课题参加人员对技术示范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创新栽培技术,一方面通过创建增密健株型群体结构并与水肥一体化结合,实现省肥减药;另一方面通过盐碱地短季棉无膜种植,实现了省肥减药、省工节本,达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专项的目标要求。
27日下午,与会人员返回济南后召开了课题工作会议。棉花中心主任董合忠致辞,向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和项目组人员表示欢迎,并采用多媒体介绍了棉花中心的基本情况和承担本课题任务的进展情况。按照课题的统一安排,棉花中心通过创新种植模式和关键技术,采取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的基本策略,创建了棉花花生等幅间作轮种模式、盐碱地短季棉晚春露地直播技术和增密健株型群体构建技术等减肥减药的模式和技术,在病虫害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等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下一步重点工作是要加强相关生理生态学机制研究,研究完善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关键技术,扩大示范推广面积。
会上,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李亚兵研究员采用多媒体介绍了整个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与会专家们肯定了课题取得的进展并提出了若干条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一是要重点关注新种植模式下的减肥减药;二是模式绿色化是机械绿色化的前提;三是减肥的核心问题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四是要研究在几种科学规范种植模式下的减肥减药分析等。与会专家还强调,既要重视技术研究,也要重视理论研究,用理论创新指导技术发展,要分区凝练适合当地的技术体系,并稳步推进示范。同时,要评估好技术应用后的效益、投入成本和产业化利用的可行性,算好比较效益的明白账。与会专家对棉花花生等幅间作轮种模式也表示了极大的关注,认为该模式是恢复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生产的重要技术模式,建议山东、河南等地尽快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