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水稻田双重作用机制除草剂——二氯喹啉草酮浅析
日期: 2019/5/8
中文通用名称:二氯喹啉草酮
英文通用名称:quintrione
理化性质:二氯喹啉草酮为具有双作用机制的除草剂。纯品外观为均匀的淡黄色粉末 ,无刺激性异味;熔点:141.8~144.2℃;沸点:248.2℃;蒸气压(20℃):无;分配系数:正辛醇/水logKow=2.9;化学名称:2-(3,7-二氯喹啉-8-基)-羰基-环己烷-1,3-二酮;结构式:
二氯喹啉草酮原药质量分数98%;淡黄色粉末;熔点:141.8~144.2℃;溶解度(20℃):水中为0.423 mg/L;有机溶剂中(g/L):二甲基甲酰胺79.84,丙酮25.3,甲醇2.69。
20%二氯喹啉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pH 2~6;细度(通过75 μm湿筛)≥98%;悬浮率≥90%。产品的冷、热贮存和常温2年贮存均稳定。
毒性:二氯喹啉草酮原药和20%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大鼠急性经口、经皮LD50均>5,000 mg/kg;急性吸入LC50>2,000 mg/m3;兔皮肤、眼睛有轻度刺激性;豚鼠皮肤变态反应(致敏性)试验结果为弱致敏性;原药大鼠90 d亚慢性喂养毒性试验最大无作用剂量:雄性为2,379 mg/kg,雌性为2,141 mg/kg;4项致突变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未见致突变作用。二氯喹啉草酮原药和20%可分散油悬浮剂均为微毒除草剂。
环境生物安全性评价:20%二氯喹啉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斑马鱼LC50(96 h)1.05 mg a.i./L;日本鹌鹑LD50 l,490 mg a.i./kg;蜜蜂经口LD50(48 h)63.9 μg/蜂,接触LD50(48 h)>100 μg/蜂;家蚕LC50(食下毒叶法,96 h)2,000 mg a.i./L。对鱼中毒;对鸟、蜜蜂和蚕低毒。使用时注意远离水产养殖区、河塘等水体施药,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冲洗施药器具,施药后的田水不得直接排入水体。
应用:二氯喹啉草酮是新型水稻田具有双重作用机制除草剂,同时兼有土壤和茎叶处理活性,对水稻田稗草、马唐、丁香蓼、鳢肠等效果较好,对抗五氟磺草胺的稗草防除突出,具有作用速度快、杀草谱广、安全性高等优势特点。其作用机理是,① 抑制HPPD(对-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活性;② 调控激素水平(包括降低生长素含量和诱导ABA积累)。作用方式为茎叶和根系吸收,茎叶吸收为主要作用方式。HPPD广泛存在于各种有机体内,它在许多生理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参与植物中质体醌和生育酚的生物合成,同时也参与了大多数生物体中和苯丙氨酸的分解代谢。HPPD可将氨基酸酪氨酸转化为质体醌,当HPPD受到抑制时,会造成植物分生组织中酪氨酸积累和质体醌的衰竭,3~5 d内植物分生组织会出现黄化症状,随之引起枯斑,1~2周后遍及整株,植物白化而逐渐死亡。
二氯喹啉草酮可经茎叶表面渗透到植物体内,还可通过根部吸收。经室内活性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二氯喹啉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稗草、马唐、鳢肠、丁香蓼有较高活性和较好防治效果。用药量:于水稻移栽缓苗后,稗草2~4叶期,或直播水稻出苗3.5叶期后,稗草2~3叶期,以200~300 mL/667 m2茎叶喷雾处理。在用药剂量范围内对作物安全,未见药害发生。对捕食天敌、寄生天敌无影响。
20%二氯喹啉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3地残留试验结果表明,用药量300~450 mL/667 m2施药1次,收获得糙米中二氯喹啉草酮的残留量<0.002~0.205 mg/kg,我国暂未制定二氯喹啉草酮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根据试验结果建议糙米中二氯喹啉草酮最大允许残留限量值为0.1 mg/kg。
产品登记情况:
LD20184028 二氯喹啉草酮原药(98%)
LD20184027 二氯喹啉草酮20%可分散油悬浮剂
生产公司:定远县嘉禾植物保护剂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地址:安徽省定远县盐化工业园
电话:0550-2167689
传真:0550-2167689
邮编:23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