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啉草酯国产化进程加速
日期: 2019/9/16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唑啉草酯是先正达公司开发的苯基吡唑啉类选择性芽后除草剂,于2010年在中国上市,主要用于谷物田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并在中国取得化合物专利,保护期至2019年3月10日。随着国内小麦田杂草群落演变、抗性及恶性禾本科杂草的上升及唑啉草酯专利化合物期满的临近,自2014年以来,国内企业就纷纷投入唑啉草酯原药、制剂产品研究开发及田间药效试验。至2018年,国内三家企业获得原药正式登记。日前,安徽尚禾沃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率先开发登记了10%唑啉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产品,并已获得中国农业农村部正式登记批准公示。
一、唑啉草酯基本信息
1、作用方式和机理 药剂主要通过茎叶吸收(极少通过根系吸收),并传导至生长点,通过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的活性,阻碍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干扰细胞膜形成,导致杂草生长停止,最终死亡。
2、作物范围 目前国内登记用于小麦田和大麦田,在青稞田有药效试验报道。
3、防治草谱 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可有效防除多花黑麦草、野燕麦、虉草、硬草、菵草、棒头草、大穗看麦娘、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狗尾草、虎尾草等。
4、使用技术 唑啉草酯用于小麦田、大麦田时,在麦苗3叶至抽穗前,杂草2-5叶茎叶喷雾。适宜每亩有效成分用量为:大麦田3-5克、冬小麦田3-4克、春小麦田2-4克。
5、毒性与环境 唑啉草酯对人畜低毒(制剂微毒),无致畸、致突变性;对环境友善,在土壤、水体、作物体内降解或代谢快(DT50<1d),在动物体内排泄迅速。
二、唑啉草酯的优点
1、安全性极高
唑啉草酯与安全剂配伍使用在靶标作物与杂草间有很高的选择性。应用意义在于:对施药期间的条件要求宽松,作物安全性和药效基本不受天气影响;施药窗口期长,可在错过适期的中后期施药及补喷施药;唑啉草酯属于低残留农药,对后茬种植水稻等禾谷类作物、大豆等阔叶作物及瓜菜类作物没有潜在安全风险;对非靶标生物安全。
2、应用范围较宽、除草谱广
唑啉草酯不仅用于小麦田,也是大麦田安全高效的芽后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除节节麦、雀麦、早熟禾外,对麦田常见禾本科杂草都有良好的防除效果,也适于恶性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或杂草混生田块的杂草防控。
3、抗性杂草治理
唑啉草酯可以对抗乙酰辅酶A羧化酶(ALS)抑制类除草剂(如甲基二磺隆、啶磺草胺等)的杂草进行有效治理;与传统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类除草剂(如苯氧基丙酸类的精恶唑禾草灵、炔草酯)相比,唑啉草酯(苯基吡唑啉类)具有全新的化学结构,其作用位点不同,因而唑啉草酯与其没有交互抗性,对这种类型的抗性杂草依然具有优秀防效。
4、混配性能好
唑啉草酯可与多种单双子叶除草剂混用,自上市以来,未见与其它药剂组合混配产生安全风险的案例和报道,应用实践也没有药效严重拮抗的案例。
三、推广应用
鉴于当下小麦田禾本科杂草防除难度日趋加大及抗性水平的上升,唑啉草酯及与相关混配剂将在苏、皖、豫、鲁等省多花黑麦草区;鲁、豫等省大穗看麦娘区;山、陕等省抗性野燕麦区;长江中下游、江淮水旱轮作菵草区以及大麦区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应根据当地草情草相、抗性水平制定合理防除方案,确定最佳用量、采取科学混配组合,以取得最具性价比的除草效果。
随着唑啉草酯国产化进程正在加快,国内厂商在原药、制剂及复配剂的开发热情高涨,走在开发前沿的厂商将引领着唑啉草酯国产化进程,国产唑啉草酯制剂上市销售指日可待。唑啉草酯也必将在我国麦田除草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