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农药分析协作委员会的农药与编码
日期: 2020/5/14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国际农药分析协作委员会(CIPAC)是一个非营利性质的非政府国际组织。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制定农药原药和制剂(包括剂型拓展)的分析方法及理化参数测定方法,促进具有可适用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的农药质量分析方法在国际间协调一致,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等国际组织和国家农药产品标准提供方法支持,也是国际农药贸易发生争议时常用的仲裁方法。CIPAC方法一般由其成员国或生产企业提出,世界各地实验室自愿参加协同验证。验证结果经评审并采用后,其方法在CIPAC手册中发布(已出版1A、1B、1C、D、E、F、G、H、J、K、L、M、N、O册)。
我国鼓励并推进国内标准与国外标准之间的转化运用,在制订农药产品标准时一般会等同或等效采用国际公认的各种检测方法。1986年我国首次参加CIPAC异稻瘟净有效成分分析方法协作验证试验,1987年以通讯员/观察员身份参加CIPAC会议,1989年第一次参加理化性质比色法测定稀释乳液稳定性的方法验证(MT173),原沈阳化工研究院、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等单位先后参加CIPAC方法验证约20余次。自2010年我国企业开始申请FAO/WHO农药标准的制/修订,2015年至今已申办10余种农药的检测方法,其中唑菌酯(自主创制)、右旋胺菊酯、环嗪酮、代森锰锌、螺螨酯、乙唑螨腈(自主创制)等方法已取得CIPAC方法,我国由参与协作方法验证者到成为主动申办方。目前,我国不仅是CIPAC成员国,还是理事会成员,并于2018年被推荐为五位管理委员会委员之一。我国的农药产品标准和分析方法已挺进FAO/WHO和CIPAC领域。
目前CIPAC已制定了400多个农药有效成分、杂质的分析方法和近200个通用理化性能测定方法。FAO/WHO农药产品标准编号均是采用CIPAC编码加剂型代码组成。
CIPAC编码系统通过一种简单方法对在农药范畴使用的活性成分及衍生物进行编码。原则上对已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通用名称(ISO/TK81-农药和其他农用化学品的通用名称)的化合物都可分配CIPAC编码,也给尚未有分析方法、微生物株系及被视为“新”活性成分的分配编码。截止2019年11月30日,CIPAC编码已排到1,004个,加上9个亚组编码共有1,013个[减去4个留白和1个重复(668、740均为羟哌酯),实际有1,008个农药成分,详见表3]。编码中增加了不少生物农药,体现在国际农药领域生物农药发展趋势及技术铺垫。
早在1990年CIPAC会上我国第一次提出杀虫双有效成分分析方法,并暂用汉语拼音方式将其列入编码。经不懈努力,2001年我国终于首次取得自主创制产品杀虫单(双)酸的ISO通用名thiosultap(杀虫单thiosultap-monosodium、杀虫双thiosultap-disodium),CIPAC随之用此名替换其472编号下的汉语拼音名称,我国自主创制农药第一次迈进ISO通用名和CIPAC农药编码的行列,在国际舞台上增添了中国农药的光彩。接着陆续有氟吗啉(flumorph)825(此数字即为CIPAC编码,见表3)、唑菌酯(pyraoxystrobin)964、氯氟醚菊酯(meperfluthrin)977、四氟醚菊酯(tetramethylfluthrin)、丁香菌酯(coumoxystrobin)、丁虫腈(flufiprole)、唑胺菌酯(pyrametostrobin)、四氯虫酰胺(tetrachlorantraniliprole)、烯肟菌酯(enostroburin)、烯肟菌胺(fenamistrobin)、啶菌噁唑(pyrisoxazole)、氯啶菌酯(tricyclopyricarb)、嘧螨胺(pyriminostrobin)、氟菌螨酯(flufenoxystrobin)、氟醚菌酰胺(fluopimomide)、右旋七氟甲醚菊酯(heptafluthrin)、右旋反式氯丙炔菊酯(chloroprallethrin)、氯酰草膦(clayfos)等20余个农药先后取得ISO通用名,并被英国农药手册(The Pesticide Manual)收录。
一般CIPAC编码是与农药ISO通用名称相对应,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苯醚菊酯异构体混体(phenothrin)的CIPAC编码为356,右旋苯醚菊酯(d-Phenothrin)却为777。一些活性成分存在多个衍生物而具有不同的通用名称(如对硫磷和甲基对硫磷),CIPAC初期采用数字代码附加1位字母来区分,如甲基对硫磷CIPAC编码为10.a,对硫磷为10.b。后来为便于电子化数据处理并按照ISO规则(ISO标准257--农药和其他农用化学品通用名称选择原则),对编码系统进行了改进,不再使用字母,如对硫磷CIPAC编码修订为10,甲基对硫磷编码修订为487。对同一活性成分存在不同盐或酯等形式的衍生物,在数字编码后采用增加三位数字的扩展码(亚组)以示区分。
现编码系统共有7个亚组,涵盖了活性成分不同的衍生物(例如盐和酯等)。7个亚组分别为:
无机阳离子(数字扩展为0xx)、有机阳离子(1xx)、酯基(2xx);
无机阴离子(3xx)、有机阴离子-酸根(4xx)、酯基/盐(5xx)和其他(6xx)。
第7亚组(6xx)是最近引入的,用于涵盖像盐酸盐和氯氧化物类等各种物质。新亚组有一定灵活性,能包含所有类型的衍生物,同时又不改变现有编码系统结构。表1阐明了扩展编码系统的使用。
(作者:王以燕 李友顺 楼少巍 李富根 穆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