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世界农化网『碳索』系列文章,对“双碳”背景下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产业环境、企业先进实践等话题开展专题讨论,以期从全球视野带来更广泛的观察和思考,助力中国农业健康持续发展。农业生产的节能减碳一直是国内外重大议题之一,本文借鉴2006-2020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的数据以及相关论文,简略介绍了近十五年来中国农业碳排放的变化趋势,且看本期内容。
2019 年中国农业碳排放的总量为 94067.21 万吨,相比 2005 年减少了 6.85%,年均递减 0.51%。其中,农业能源利用、农用物资投入、水稻种植、畜禽养殖所导致的碳排放量分别为 13366.81 万吨、24815.51 万吨、24414.02万吨和 31470.87 万吨,占比依次为 14.21%、26.38%、25.95%和 33.46%。
从整体来看,2005——2019 年中国农业碳排放总量虽小幅下降,但伴随着一定的年际波动,大致可以看为“波动下降—波动上升—持续下降”三个不同阶段。
2005-2008 年为第一阶段。虽然农业碳排放量 2006 年较 2005 年有所增长,但总体下降趋势较为明显,短短 3 年时间内即减少了6.47%。大型牲畜养殖规模的缩减以及畜牧业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是该阶段碳排放量大幅下降的关键动因。
2008-2015 年为第二阶段。农业碳排放量除 2013 年表现出一定回落外,其他年份均呈明显上升态势且于 2015 年达到最高值 103855.15 万吨,相比于 2008 年增加了 9.96%。农业能源利用、农用物资投入的持续增加是导致该阶段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原因。
2015-2019 年为第三阶段。农业碳排放量持续下降并于 2019 年创下整个考察期内的最低值94067.21 万吨,较 2015 年减少了 9.42%。该阶段碳减排成效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国家战略的有力推动、能源与农用物资利用效率的不断提升以及大型牲畜保有量的大幅缩减。
农业碳排放强度在考察期间则一直处于下降态势,只是不同阶段的降幅存在差异。
考虑不同类型的碳源,相比于2005年,仅畜禽养殖碳排放量有所减少,而其他方式皆有小幅增加。其中,农用物资投入的碳排放的累计增幅最大,达到了 14.76%;农用物资投入碳排放在考察期内经历了“持续上升—持续下降”的两阶段变化,并以 2016 年为转折点持续快速下降。
农业能源利用碳排放累计增幅为8.37%,居于其次,在考察期内主要表现出“持续上升—骤降”的轨迹,2008 年、2013 年和2018 年 3 个年份的农业能源利用碳排放与上一年度相比大幅下降,而其他各年份的农业能源利用碳排放相比前一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水稻种植碳排放增幅为 4.76%,居于第三,在 2016 年及之前,除2007 年、2008 年等个别年份之外,其排放量处于相对平稳态势,基本介于 23300 万~23600 万吨之间,而 2017 年较2016 年增幅较大但随后处于逐年递减趋势。
农业能源利用、农用物资投入与水稻种植的碳排放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相比于2005年分别增加了 2.00 个、4.97 个和2.87 个百分点。
资料与观点参考于[1]田云,尹忞昊.中国农业碳排放再测算:基本现状、动态演进及空间溢出效应[J].中国农村经济,2022(03):104-127.
上一期:碳索第20期 | 有机农业与”双碳”之间的一些思考
AgroPages世界农化网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版权!
在线阅读本文: http://cn.agropages.com/News/NewsDetail---25717.htm | |
来源: | Agropages.com |
---|---|
网站: | www.agropages.com |
联系: | info@agropages.com |
关于AgroPages: | AgroPages 是全球农化领域领先的网络媒体,我们为行业提供专业的市场调研,报告定制,媒体宣传,以及品牌推广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