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氯氨吡啶酸残留损害作物风波最新进展
日期: 2011/11/29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由于氯氨吡啶酸除草剂能持续存留在农田堆肥中,对后续的作物产生大范围的损害。为防后茬作物受损,美国环保署对陶氏益农氯氨吡啶酸类除草剂实施强制性附加限制,禁止使用过该农药后的干草在极易对作物产生损害的地区进行销售。预计将大大减少这个除草剂的使用范围。今年年初,氯氨吡啶酸在澳大利亚五年知识产权保护到期(参考:
世界农化网新闻2011-09-13)。
这个除草剂是2006年推行的,虽然对人类无害,但是会存留在干草和麦秸堆肥中,杀灭后续种植的番茄,红草莓,黄豆以及其它作物,在2至3ppb的低剂量下就可产生危害,并且一次使用之后,可以残留数年。2008年,因为损害作物问题,英国农业管理部门对这个产品发布了使用禁令。直到2009年,陶氏同意限制使用范围之后,才重新放行这个产品。但是2010年种植季开始后,美国的华盛顿州又发现了这个农药的残留问题,在一些农田的人工堆肥中发现了这个除草剂,据霍特科姆县报告称,在本县这个农药对蔬菜类作物造成的损失高达25万美元。
迫于各方压力,陶氏于今年年初向EPA提交了变更登记申请(参考:
世界农化网新闻2011-01-12)。根据陶氏提出的标签变更,任何之后生产的氯氨吡啶酸产品包装上将会声明:未经特别许可,使用了此产品的干草将不可被移出施撒区域之外。包括加州,俄勒冈和美国中西部东南部各州也将实施相关变更。在其他州,公司也将对标签进行补充说明。
今年,杜邦已经将变更标签后的一些氯氨吡啶酸产品引入市场,将根据使用效果,有可能对用于2012年种植季节的该类除草剂产品(包括牧场及草场用品)标签统一进行变更。
AgroPages世界农化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