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5127139.png
PINEYE™ 是Foreverest Resources Ltd.在 2013 年推出的面向植保应用领域的生物质品牌系列。其产品线核心主要为 PINEYE™ EC(原名 PINEYE™ Emulsion)乳油。随着全球植保市场对生物基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公司于今年开始对 PINEYE™ 进行了品牌概念升级,将松节油衍生的单体(包括各种松脂二烯类物质)和植物提取物单体纳入该品牌体系。我们期待与客户共同探索植物单体在植保领域的多种应用。
PINEYE™ EC乳油
PINEYE™ EC:疏水性高分子结构的解析
PINEYE™ EC 是一种以松脂二烯为基础研发的产品,源自天然植物。当 PINEYE™ EC 喷洒于作物叶片或果实表面时,能迅速形成一层连续、透明且柔韧的高分子薄膜。 该薄膜厚度约为数微米,在微观结构下呈现出连续性、弹性和非晶态结构,分子链排列呈无序状态。
PINEYE™ EC 薄膜的独特组成和结构赋予其出色的光吸收和散射性能。松脂二烯结构中富含共轭双键和吸光基团,使薄膜能有效吸收紫外线,尤其是在 UV-A(320–400 nm)与 UV-B(280–320 nm)波段,形成一层″微型紫外线滤镜″,有效阻隔紫外线的侵袭。此外,由于薄膜呈非晶态结构,当光线照射到表面时会发生多向散射现象,进一步减少紫外光对叶面的直接照射。
作为一类天然的植物源化合物,松脂二烯本身具有卓越的疏水性。这一特性对于 PINEYE™ EC 薄膜的功能至关重要。它有助于确保喷洒液在植物表面均匀铺展成连续薄膜,并使薄膜在叶面与空气之间形成一个有效的微型保护层,通过物理屏障显著减少植物水分的散失。
成膜后的 PINEYE™ EC 能发挥强大的多重保护作用。它不仅通过阻隔和散射紫外线,减少植物组织暴露于紫外线直接照射的时间,抑制植物表面温度的升高,更能通过在植物表面构建的保护层,显著降低农药等活性成分因紫外线照射而发生的光降解风险,从而有助于:
1. 抑制植物表面温度的升高;
2. 减少植物组织暴露于紫外线直接照射的时间;
3. 降低农药等活性成分在植物表面因紫外线照射而发生的分解反应速率。
PINEYE™ EC 在植物表面构建的保护层,能够显著降低许多植保物质(如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和印楝素)的光氧化分解速率。 这些物质在缺乏助剂保护的情况下,易受紫外线激发而分解,导致功效迅速下降。因此,应用 PINEYE™ EC 可有效延长这些农药等活性成分的持效期。
疏水性与耐雨性的协同作用
PINEYE™ EC 不仅具备出色的紫外线防护能力,还展现出优异的耐雨性。这同样归功于松脂二烯的疏水特性。松脂二烯不仅具有极强的疏水性,还具备分子链缠绕能力,能够在叶面表层形成一种特殊的″非极性-非极性″亲合界面。这种界面可有效排斥雨水,并保护喷洒于作物表面的农药、助剂、杀菌剂等活性成分,减少其被雨水冲刷流失的情况,进而实现防雨和缓释的双重作用。
一般而言,喷施 PINEYE™ EC 后,在 30~60 分钟内即可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完整、连续且富有弹性的保护膜,将农药、助剂、杀菌剂等活性成分包裹于其中。因此,无论是叶片随风摆动、雨水冲刷,还是温度变化,此种高弹性薄膜都能紧密贴附于叶面纹理,为植物提供持久的保护。
功能性控留机制在药效释放中的作用
PINEYE™ EC 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可以通过物理方式有效地延长农药、助剂、杀菌剂等药物在作物表面的活性时间,实现缓释效果。这种作用机制,与传统的化学缓释机制存在显著差异。PINEYE™ EC 的成膜特性,是一种独特的功能性控留机制(functional retention)。简单来说,它可以在植物叶面构建微型载体,将活性成分部分地包裹在三维聚合物网络之中。
此种结构带来诸多益处。首先,先前喷施于作物表面的活性物质不会直接暴露于外部环境,从而降低了因光照、雨水等因素造成的损失。其次,活性物质仅能通过膜层表面的微孔或裂隙缓慢地迁移至叶面或害虫接触面,从而避免了活性成分的快速释放和挥发性损失,实现了″稳定保留、逐步释放″的效果。这种功能性控留机制,对于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和活性成分而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铜基杀菌剂、印楝素类、BT 类制剂、天然除虫菊素类产品等。
此外,PINEYE™ EC 的成膜效果还能实现更均匀的覆盖,使活性成分更好地″留存″于整片叶面,从而延长施药间隔,降低总的施药次数。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潜在风险,还能有效提高防治效果。
植物单体:植物保护领域的新视角
植物保护是一个涉及农作物种植、水果种植、花卉种植、林业种植等诸多领域的交叉学科。虽然不同的种植领域对植物保护有着各自不同的需求,但种植者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望,即:促进植物更健康地生长,并以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多的收成。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物技术和植物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看到了摆脱对传统石化基合成化学物质依赖的可能性。这种技术趋势,不仅仅是对现有市场产品的简单替代,更重要的是,它为解决植物保护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正如格言所述:″The cure lies in the cause″(解决之道往往蕴藏在问题的根源之中)。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生物基物质,或许能够为植物保护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自 2013 年推广 PINEYE™ 植保品牌以来,我们始终致力于探索和明确产品的定位,并结合自身的业务优势,将植物领域的产品主要划分为化肥、助剂、生长促进剂三大类别。同时,我们也根据这些物质所发挥的实际作用,将其归纳为:杀(趋避)虫、杀(抑)菌、植物生长保护(增效)三大功效。
害虫管理
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虫害是常见的挑战,严重时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作物的产量。传统的化学农药,例如曾经广泛使用的 DDT,其防治策略通常是直接、广泛地灭杀包括有益昆虫在内的所有昆虫。然而,正如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所描述的:″The chemical warfare that has been waged against insects has broadened into an attack on all of life.″ 这种以化学物质为基础的防治手段,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令人欣慰的是,自 2001 年 POPs(斯德哥尔摩公约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签署以来,DDT、狄氏剂、全氟辛酸(PFOA)等高毒、高残留的化学产品已被世界各国广泛禁用。生物质农药逐渐在害虫防治领域占据重要的地位,并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生物质农药的来源十分广泛,包括植物源、微生物源、天然矿物源、生物诱剂等,例如来源自楝树的印楝素在防治沙蝗虫方面展现出良好的效果。常见的具有杀虫功效的植物源生物质包括肉桂醛、柠檬烯、芳樟醇、薄荷醇等。此外,还有一些植物源生物质可以起到趋避作用,例如香茅油、雪松油、茴香脑、α-戊基肉桂醛等。值得一提的是,茴香脑和肉桂醛还具有杀灭线虫的功效。
疾病管理:植物健康的综合防治
植物不仅会受到虫害的侵扰,还会受到各种病害的威胁。在某些情况下,病害对植物产量造成的影响甚至会超过虫害。例如,2011 年美国爆发的罗勒霜霉病,曾在美国的东海岸、中西部和加州地区蔓延,导致大面积的罗勒植株死亡。2023 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柑橘黄龙病再次爆发,导致当年橙子的产量大幅下降。
前述的罗勒霜霉病,是由一种专性寄生卵菌引起的毁灭性叶部病害。这种病害在高密度、高湿度的生长环境下,其危害程度尤为严重。目前,化学防治方法主要采用替芬唑(Oxathiapiprolin)或氢氧化铜等,并配合表面防雨膜(例如 NU-FILM® 17、PINEYE™ EC)以延长药效。生物防治方面,则可采用木霉菌(Trichoderma spp.)、印楝素等物质来调节植物的抵抗力。
后述的柑橘黄龙病,则被称为柑橘的″癌症″,其病原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遗憾的是,目前这种病害尚无法被完全根治。化学防治方面,目前仅能使用四环素、土霉素、青霉素 G 钠盐、链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其他一些潜在的防治手段,例如纳米药物、转基因技术、诱导抗病等,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相关技术取得突破之前,对柑橘黄龙病的防治工作,主要集中于对其传播媒介——亚洲柑橘木虱(Asian Citrus Psyllid)的防治。目前已知对亚洲柑橘木虱具有趋避功效的生物质包括:印楝油、大蒜油等;具有杀灭功效的生物质则包括:苦楝素、除虫菊素、茶树油等。
除了罗勒霜霉病和柑橘黄龙病这些影响范围广、病情较为严重的例子之外,还有许多常见的植物病害,例如白粉病、早疫病、灰葡萄孢菌引起的病害、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病害等。对于这些常见的病害,许多植物源生物质单体同样可以发挥一定的疗效。例如,1,8-桉叶素、肉桂醛、香芹酚、柠檬醛、萜品烯-4-醇、香芹酚等,均已被证实对某些植物病害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生长促进:植物健康的综合管理策略
除了植物激素、营养物质、生物刺激素以外,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 PGRs)也是一类重要的植物保护和管理工具。它们可以通过人工合成或从自然界中提取,能够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产生调节作用。例如,水杨酸戊酯可作为植物防御激活剂和生长调节剂,帮助植物更好地抵抗病毒、细菌、真菌和卵菌等生物胁迫;水杨酸甲酯则可以诱导植物对病原体和某些植食性动物的防御反应。松焦油能够有效阻挡可能造成毁灭性破坏的树干病害和溃疡病,是一种天然的树木伤口保护剂;1,4-桉叶素能够抑制杂草的生长,因此可以作为环保型除草剂;柠檬醛则对稗草、反枝苋和车前草等杂草具有除草作用。
结论
总而言之,植物源天然(单体)化合物在植物保护与护理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这些化合物,例如精油、松脂二烯和酚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可以用于管理多种植物病虫害,并增强植物的整体健康和韧性。与传统的合成替代品相比,使用天然化合物具有毒性较低、对环境更友好,以及可能更不容易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等多项优势。
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些天然化合物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其防治效果可能不如某些合成农药,作用时间可能相对较短,大规模生产和提纯也面临挑战。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对植物源单体的未来充满信心。持续地对这些植物源单体进行最佳剂量的探索,并深入研究不同化合物组合产生的协同效应,无疑将为开发可持续和环境友好的植物保护与护理策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并可能在未来的农业和园艺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了解关于PINEYE™ EC更多信息,请联系:
https://foreverest.net/solution/pineye-label
info@foreverest.net
86-592-5105533
AgroPages世界农化网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版权!
在线阅读本文: http://cn.agropages.com/News/NewsDetail---34710.htm | |
来源: | Agropages.com |
---|---|
网站: | www.agropages.com |
联系: | info@agropages.com |
关于AgroPages: | AgroPages 是全球农化领域领先的网络媒体,我们为行业提供专业的市场调研,报告定制,媒体宣传,以及品牌推广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