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及趋势分析
日期: 2013/6/25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当前,华南、江南、西南早稻陆续进入破口抽穗期,江南、长江中下游、西南大部中稻处于返青分蘖期。截至目前,水稻病虫害总体中等至偏重发生。其中,水稻螟虫发生程度重于或接近上年同期,“两迁”害虫、常发性病害等发生危害期有所推迟,程度轻于上年同期。近期随着南方稻区降水增多,水稻“两迁”害虫大量迁入,田间虫量上升较快,稻瘟病呈现蔓延势头。各地需加强调查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病虫发生动态,为指导防治工作开展提供准确的预报信息。
一、 “两迁”害虫发生程度总体接近常年
稻飞虱在华南稻区偏重发生,江南、西南稻区中等发生,全国累计发生面积4856万亩次,较上年同期减少31.8%。5月下旬以来,稻飞虱在华南、江南、西南稻区迁入峰持续时间长、迁入虫量大,迁入范围广。广西统计50个县(市、区)5月26~6月5日总诱虫量为37.5万头,分别较上年、历年同期平均增加46%和36%;福建、湖南、贵州、云南多地连续出现千头以上的单灯单日迁入量,其中福建和湖南分别在5月22~24日和5月25~26日连续出现万头以上的单灯单日迁入量。田间虫口密度上升迅速,华南南部田间虫量较高,一般百丛虫量400~1600头,发生程度重于上年同期,海南三亚、陵水和琼海等地局部田块出现“冒穿”现象,百丛虫量高达2.6万头,其中褐飞虱占65%。华南大部和江南稻区发生程度轻于上年同期,接近常年,一般百丛虫量300~800头,高的1000~2000头,广西东南部局部高达3.7万头。
稻纵卷叶螟在华南西部、江南西部、西南东部稻区中等发生,全国累计发生面积2704万亩次,较上年同期减少6.8%。6月份以来,稻纵卷叶螟在华南、江南、西南稻区出现蛾高峰,其中广西、福建、江西、湖南、贵州多地峰期虫量超过100头,广西局部高达1.8万头。华南西部、西南东部和江南西部稻区田间亩幼虫量高于上年同期,一般2000~8000头,高的3万~5万头,广西局部高达7万多头。田间卷叶率一般1%~4%,高的12.5%~18.5%,广西西部局部高达50%。
二、水稻螟虫发生程度重于或接近上年同期
水稻螟虫在长江中游稻区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江南、西南北部稻区中等发生,全国累计发生面积7054万亩次,较上年同期增加1.9%。当前,一代二化螟在江南、西南北部和长江中游南部稻区发生基本定局,经有效防控,田间虫量有所下降,一般亩虫量300~2000头。除四川田间危害重于上年同期外,南方大部稻区田间危害与上年同期接近,枯鞘丛率一般5%~40%。
三、水稻常发性病害扩展速度加快
稻瘟病在江南稻区中等发生,全国累计发生面积587万亩,较上年同期减少23.4%。西南、江南稻区局部老病区和感病品种发病较重,其中重庆平均病叶率为11.5%,巴南、梁平局部田块出现“化苗”现象;四川当前稻瘟病发生面积是常年同期的1.7倍,川东北局部田块出现“化苗”现象。湖南中南部、北部的永州、岳阳等老病区发生较重,病叶率为0.5%~4.1%。
稻纹枯病在华南、江南稻区中等至偏重发生,全国累计发生面积3525万亩,较上年同期减少15.5%。当前,南方稻区进入快速扩展期,病株率一般2%~10%,广东局部田块发生较重,病株率一般40%~50%,最高达100%。
四、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见病范围扩大
目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已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和湖南等省(区)见病,累计发生面积5万亩,较上年同期减少28.7%,发生程度偏轻。近期传毒介体白背飞虱迁入量大,华南局部稻区白背飞虱带毒率较高,需进一步做好调查监测工作。
五、下阶段发生趋势分析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6月份华南西南部、西南东南部、江南北部及长江中下游稻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南方大部稻区降水量超过100㎜,华南沿海、江南北部局部地区降水量达300~400㎜;南方稻区温度较常年略偏高,华南北部和江南南部稻区温度较常年偏高1~2℃,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水稻“两迁”害虫及稻瘟病等病害的发生流行。预计下阶段“两迁”害虫将继续大量迁入,田间为害进一步加重,发生范围进一步向北扩展。水稻螟虫在南方稻区继续发生为害,症状进一步显现。稻瘟病和稻纹枯病南方稻区扩展加速,发生程度进一步加重。当前正值早稻穗期病虫防控的关键时期,各地需加大监测预警力度,及时掌握田间发生动态,准确发布中短期趋势预报,为有效指导防治工作开展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