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解决方案要因地制宜
日期: 2013/12/12
在为农业生产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农药产品的同时,还为种植业者提供作物解决方案,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也成了农药行业一道亮丽的风景。这是利国利民的举措,国际农药巨头在作,国内很多农药生产企业也在作。
所谓作物解决方案,目前尚未正式定义。我们不妨理解为:作物解决方案的主要对象是作物,主要目的是解决作物整个生长发育乃至成熟期出现或可能出现的病虫草鼠害问题。对种植业者提供作物解决方案的目的是帮助和保障种植业者提高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品质、提高种植收益。另外,根据作物解决方案适时、合理、科学使用农药,达到减少施药次数、减少农药使用量、减少用工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的要求。
一个完整的、切实可行的作物解决方案的制定,一是要科学实用,二是要因地制宜。因此,来不得半点脱离实际,更是不可以画饼充饥。
作物解决方案的制定和提出,首先必须深入、实地调查了解种植业者所在地的环境生态与气候条件情况、种植业者的种植规模与种植习惯情况、作物病虫草鼠害的历年发生情况、用药历史与用药现状情况以及作物种植管理水平等,综合考虑所有影响因素,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其次要紧密结合农药专家、农机专家、植保专家、农技人员及种植业者的经验。最后是作物解决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不断总结和提高。
我要强调的是,作物解决方案必须要因地制宜。作物解决方案因作物不同而不同很好理解,但对于为什么要因地制宜却难以接受。其实,这一点十分重要。
我们知道,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环境生态与气候条件,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种植规模与种植习惯,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作物作物病虫草鼠害的发生规律,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用药历史与用药现状,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种植管理方法等。只要有一个影响作物解决方案的因素发生改变,作物解决方案就必须进行调整。
我们不妨以水稻的解决方案为例,在水稻生长过程从种子处理到秧苗、移栽、分蘖抜节、孕穗齐穗、灌浆成熟,长江以南与长江以北,就有很大的差别,如秧苗、移栽、分蘖抜节、孕穗齐穗、灌浆成熟期不尽相同,水稻发生病虫草害的有害生物的种类与发生时间不尽相同,因此用药适期也就不尽相同,农药的用量也不尽相同,甚至使用农药的品质也不尽相同。因此,水稻的解决方案理所当然因地而不同。即使同是长江以南的湖南与广西,也有差别的;甚至就是湖南的湘南与湘北,也会差别。
今年10月中旬,湖南局部地区水稻暴发稻飞虱,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本来是防治水稻稻飞虱效果不错的一个产品,衡阳与常德两地的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由长沙同一个经销商提供同一个厂家的产品,按照同一个解决方案用药,结果衡阳地区的稻飞虱防住了,常德地区的稻飞虱却没有防住,最后给常德地区受到损失的农民赔偿。经销商很是纳闷,觉得自己冤枉。经专家调查发现,由于常德地区连年使用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飞虱,导致稻飞虱对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产生了抗药性。
由此可见,作物解决方案的制定、提出和实施,必须要因地制宜。在这方面,我们国内的农药生产企业应该向拜耳公司学习。拜耳公司与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合作开展的“更多水稻”项目,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他们为不同地区种植业者提供的从种到收的因地制宜的全程解决方案,不仅解决了水稻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还能提高水稻抗逆性,并且可以调节水稻长势,从而为种植业者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