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雪凤


AgroPages世界农化网最近发表了一篇题为《生物制品:下一次农业技术革命》的专栏文章。这篇文章的结论是,生物制品将给农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并最终取代化学制品,占据2400亿美元的全球植保和肥料市场。


鉴于读者对此篇文章兴趣浓厚,AgroPages编辑部邀请作者就读者感兴趣的几个后续问题发表评论。该文作者Claude Flueckiger博士是AgroPages特约撰稿人,也是为全球农业和植保行业企业提供战略咨询服务的专家。


portrait.jpg

Claude Flueckiger博士



谢雪凤:在您看来,生物制品的市场份额要多久才能超过化学植保产品?


Claude Flueckiger:这很难说,但可能还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在发展中国家和低附加值作物中,生物制品的应用会比较慢。但是在许多市场上,目前生物制品的份额已经超过了化学植保产品。随着生物农药和其他生物创新产品变得越来越高效,加之反对使用化学产品的趋势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市场将从使用化学产品转向使用生物产品。


谢:未来哪些国家或地区将成为生物制品的主要供应方?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是否还有机会像现在供应化学植保产品那样向全球市场供应生物制品?


Claude:中国和印度未来也可能成为生物制品的主要供应国,就像现在供应化学产品一样。中国和印度如果想成为生物制品的主要供应方,就必须改变其创新流的设置,并相应地调整其供应链。然而,即使进行了这些调整,一些生物制品的生产也可能会向市场所在地靠近。


谢:跨国企业正通过并购或投资的方式拓展生物制品业务。您认为目前植保行业的几大巨头公司将来仍会是行业领导者吗,即使这个行业被生物制品垄断?


Claude:传统的植保跨国企业的问题在于他们的方式是通过重磅产品获得良好的财务收益。这与市场对特定的、有针对性的、符合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PM)要求的生物制品的需求相冲突。


此外,正如我在生物制品那篇文章中详细讨论的,生物制品业务中最有价值的创新很可能来自于其它企业,而非目前主流的农化企业。外部创新将成为这些跨国企业面临的有力挑战,而且这一挑战会稳步增强。


那些能够通过并购和投资正确的创新来适应市场需求的跨国企业将继续保持主导地位。不过,中小型企业与跨国企业竞争的机会越来越多。我目前担任顾问的一家企业开发了一项技术,利用商业饲养的蜜蜂通过自然授粉过程施用有针对性的作物控制产品(www.beevt.com)(查看AgroPages对这家公司的访谈)。


这些类型的创新构成了向生物制品范式转变的技术基础。在向生物制品转变的过程中,是否会出现新的跨国企业,或者当今的跨国企业是否会在这些领域进行积极投资,以确保其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的长期主导地位,这些问题都无定数。


谢:您曾经发起并管理了先正达噻虫嗪产品(化学产品)的开发。从个人角度来看,是什么让你改变了对化学农药的看法?


Claude:我不会说我改变了主意。而是说,在过去,生物制品在商业上并不是可行的选择,因为它们无法有效解决种植者的主流需求。我的主张一直是利用当时最有效的技术,开发可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可持续性的产品。


在推出之时,噻虫嗪是一项有益的创新,因为它取代了毒性更强的化合物,对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但现在,我认为生物制品最终有可能取代噻虫嗪等化学产品的角色,这对所有利益相关者来说都是一个积极的进步。


为了更详细地回答你的问题,我们不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噻虫嗪和其他新烟碱类农药的面世。我在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农化行业并从事杀虫剂的开发工作,当时行业标准的杀虫剂是有机磷酸盐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这两类杀虫剂在推出时被视为创新,因为与滴滴涕等更老旧的有机氯农药相比,它们在环境中和操作者身上的残留时间更短。然而,尽管这两类产品比它们之前的产品有所改进,但它们毒性仍然极强,并对环境构成威胁。在噻虫嗪面世之时,有机磷酸盐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是最常用的产品。与这些产品相比,噻虫嗪的毒性要低得多。


因此,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都坚持认为,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开发和推出噻虫嗪比根本不开发要好。噻虫嗪最终在2000年初上市,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农用杀虫剂,并减少了毒性较大的老式产品的使用。


与其他行业一样,农业也会受益于不断的创新,每一种新产品都比上一代产品有优势。鉴于新烟碱类对蜜蜂的毒性,我期待着新一代的植保产品完全取代它的那一天。然而,如果要限制新烟碱类产品的使用,关键是要考虑到目前有哪些可行的替代品,以及这些替代技术在蜜蜂和其他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是否具有整体优势。


因此,尽管我仍然相信像噻虫嗪这样的化学植保产品在推出之际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但我之所以改变主张,不再推崇化学产品,是因为我认为生物制品和生物解决方案现在已显现出巨大的前景,未来会将化学农药淘汰出局。


如果您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欢迎联系本文作者或者Claude Flueckiger博士进行讨论。

   

AgroPages世界农化网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版权!